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错的收获(2/4)

作者:东人
“没关系,要是实在不行,大不了再拉一家入伙。”话声一顿,光头老者脸上露出一抹坚定之色,“我刘家三代寻找‘内务府勘验局’遗宝,百年来花费无穷精力,现在终于有了宝藏的完整线索,无论如何都不能再错过!”

“明白!”

庞管家点了点头。就在他准备转身离去传达光头老者的决定时,又被后者给叫住了,“如果跟在马三身边的只是一群小毛贼的话,就顺手料理了。宝藏虽丰富,但能少分一份,就少分一份。”

“是!”

看着庞管家离去的身影,光头老者‘五爷’的双拳不自觉的握了起来。

……

乘坐长梭浮空车回到京城东郊物资储备基地的王铮,并不知道他们离去后所发生的一切,此时的他全部心神都放在了自己挖出来的三个大瓮里!

摸着青石盖和大瓮之间坚硬的粘结物,王铮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东西,不过看上去倒是跟凝固后的沥青有些相似。

等不及化验材质,然后用更合理方法打开的王铮,一撸袖子,把左手腕上的‘全球通信终端’露了出来,设定好距离后,用终端上搭载的热射线沿着青石盖和大瓮之间的位置一划而过。

不用王铮吩咐,一边的典韦已经上前把青石盖搬开了。紧接着,水泥瓮中的一切呈现在王铮面前。

“嗯?”

王铮愣了一下。内中的情形并不是他最初想象的黄金白银堆满大瓮,反而是一块块黑疙瘩一样的东西层层叠叠,几乎堆满了整个大瓮。

注意到大瓮内壁的水锈,王铮一下子反应过来。随手拿起一块圆形的黑疙瘩后,放在手里颠了颠,极为压手的感觉直入心头。王铮估算了一下,大约十斤上下。

王铮用手指甲在黑疙瘩上刮了刮,果然,一抹银色迎着阳光映入他的眼帘。

给他刚才猜想的一样,这个水泥瓮虽然结实,但并不能完全隔绝水汽,放在里面的白银经过近百年的氧化后,早就不复当初的银光璀璨。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重新铸炼一遍就是了。

把银饼扔回大瓮,看着下面层层叠叠,几百上千块的样子,王铮也没有一一清点的心思,这种辛苦活,还是留给典韦他们去做吧。

“王乾,你去打开另一个瓮!典韦,你带着他们把这口大瓮里的银饼清点一下,看有多少!”

“是!”

吩咐完之后,王铮走到自己左手边的大瓮,简单的打量了一下后,便故计重施,用热射线切开青石盖。

内心颇为期待的打开后,又是一个满满登登的大瓮。不过,这次不再是银饼,而是层层叠叠的银元!既有民国时期的‘船洋’,也有北洋政府时期流通的‘袁大头’,一块块核桃大小的银元,把直径1.5米的水泥瓮都填满了。

“难道就没有点带黄~色的东西吗?”王铮忍不住失望道。

虽然两大瓮的白银也是价值不菲,但比起黄金的价值仍然差的太远了。别的不说,一克黄金价值三百多块钱,而一克白银不过区区3块钱左右,相互之间差了近百倍。

带着最后的希望,王铮走到了已经打开最后一个大瓮的王乾身边。

这个大瓮中的东西又自不同,既不是黄金,也不是白银,而是一个个大小不同,表层用油布包括,并用绳子紧紧缠绕的盒子。

王铮随意从其中挑选了一个中等个头的盒子,放在旁边典韦搬过来的桌子上。盒子呈长方形,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10厘米左右。表面用厚厚的油布包裹着,而油布又用细麻绳紧紧的捆绑起来。

经过近百年的时光剥蚀后,麻绳早就失去了韧性,但好在油布还完整,而且用蜡封口的情况下,有效的隔绝了外界的水分。

等到王铮拆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