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四十七章 顾秉谦的下场(1/2)

作者:大器初露锋芒
明熹宗死了,十七年后,崇祯也死了,顺治皇帝也死了,那顾秉谦死了没有呢?也死了,他在崇祯铲除魏忠贤一党的时候,被革了职位,带着家眷回到乡下。

那时候是天启七年1627年,顾秉谦回到昆山后,就在崇祯二年七月二十四日,昆山百姓积怨顾秉谦益深,冲入其豪宅,洗劫资财,纵火焚烧,80岁的顾秉谦仓皇逃入一条渔船中,才得幸免,后寄居他乡于崇祯年间而死。

权谋了八十年的顾秉谦,怎么都没有想到居然连自己的家都给黎民百姓毁掉了,连家人都给打死了,幸好的是顾莉勤她嫁给了张峰,不然的话,顾莉勤也会是非常悲惨的下场。

无奈的大明朝结束了,是谁造成今天的局面的呢?是利益、权欲、地位、生活中的享受等造成的,没有人愿意去把思想空间拉大一点,全面的去看待大明朝的未来。

都站在自己的利益、权欲、享受等上面去实行自己的想法,如果想法一旦单一的话,那么全面中的猫腻就会出现非常大的影响,是一条船中的小孔,是房屋中的一处长期给水浸泡的墙壁。

时间长了后,墙壁会倒下,船会进水而沉下水底,大明朝就是不找出个中潜在的危机,它垮了是正常。其实,大明朝的文武百官们不是不知道问题所在,而是大意了。

他们以为自己的能力过大,能够管好大明朝,不会在自己这一辈人中垮,要垮也没有那么快,可是,后来,大家发现不对了,想要补救也为时已晚。

大明朝都已经千苍百孔,都给大家的自私搞得国库银两失收,想要拿点银两去派发军饷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大家追悔莫及,只好在垂危的时候,做最后的挣扎。

强盛的年代过去了,没有了足够的势力支撑下,文武百官的心里面的自私心理更是拉到了边缘处,没有人再会顾全大局了,都在为自己寻找后路,寻找活下去的希望。

这样一来,更加把大明朝拉到了一个无法换回的局面,各种极端的自私想法出来了,对大明朝的局面一点好处都没有,对黎民百姓一点好处都没有。

大水灾、大蝗灾、大瘟疫、大旱灾等等的出现,是谁的错?都是大明朝的皇帝、文武百官、商主、地主们的错,没有人愿意关注这个问题,而关注这些问题的都是为了自己的银两收入发愁。

这么自私的心理,怎么能够继续生存下去呢?在正面上,他们非常大气的宣言是天不道人意,实际上他们享受着无尽的荣华富贵,而黎民百姓却过着苦闷而无奈的日子。

皇帝、文武百官、商主、地主们的银两都发霉了,都还是想要的更多,一个是这样,另一个又是这样,还有呢?不用说了,都是一样的心理,这就是大明朝、还有过去的皇朝失败的原因。

都输给了银两、权欲、享受上面去了,不管是那个皇朝的朝代,拥有着银两、权欲、享受这三个尊贵特权,都是皇帝家族、文武百官、商主、地主等四类人。

而他们的心里面认为自己是跟大部分的人是不一样的,他们本该就是享受着与人不一样的待遇,口中的大义、大气、贞节之风,都是在欺骗人,在欺骗中享受着尊贵的生活。

他们在一个国度上是属于少数人,而大部分的人是穷苦的黎民百姓,只有少数的人过着好生活,那大部分的人肯定会有怨气的,都是这个土地上的人,凭什么你拿着政权、法治、武力等压力,强行要求大家都听你的。

而你们呢?拿着法治下的武力,却没有给黎民百姓过好的生活,你们应该把银两全部拿出来,培养国民的教育,让国民的素质提高,知识提高,让大家的思想都往全面性、人道性去走。

一切都做好了,你们就退休吧,让高素质、高知识、全面性的思想下的国民担当重任,大明朝就会永远的生存下去,人民也会永远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