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91章:南洋都护府(2/4)

作者:荣誉与忠诚
到了无形的天花板,他从元朔七年就是中郎将,一直到元朔十三年还是中郎将,是整整六个年头官职连挪动一下都没有。

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可能并不是存在什么打压,当时北疆该被灭的已经灭掉,没有太多大规模的战事也就缺少立功机会,其他几名中郎将也就是李匡运气好有了西域这个大战场,像是南方和东方的中郎将一样缺少获得战功的机会,官职和爵位没有得到晋升。

“这是我第一次出海。”骞建同与伏伟是同船,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伏伟身侧,感慨地说:“大海果然如同传闻那般,广阔无边啊!”

伏伟是要去上任,骞建同也是要去上任,只是一个最终地点在马六甲,另一个是要去华氏城。

不止是他们,船上还有另外一个都护,也就是安南都护府的都护司宏壮。

他们全是回长安接受官职,走程序领取自己的官袍以及相关的印绶和虎符。

要从汉帝国本土前往马六甲、平蛮城和华氏城,三个地点虽然都能走陆路抵达,可海路才是最便捷的方式。

要去马六甲和平蛮城,走陆路得是进入西南那一片原始丛林,翻山越岭在满布毒虫、猛兽和毒瘴的鬼地方。

从汉帝国本土去华氏城,要么是走西域再转道南下,需要经过包括匈尼特、季多罗王朝、游得希亚……等等七八个国家;要么是选择上高原,翻阅全球第一高峰,进入到阿三地界。

走陆路不会是最佳的选择,先不提危险性这一点,光是花费的时间都没法肯定。

走海路就不一样了,可以从胶州湾乘船,也能从京口乘船,一路上穿越夷洲海峡,再进入涨海南海,伏伟到了马六甲就能登岸,司宏壮穿过马六甲进入到阿三洋也能登岸,骞建同还需要航行过西南湾孟加拉湾才能登岸。

若是在季风时节走海路,从京口到马六甲也就是一个多月的事情,就是抵达阿三那边的克塔克也仅是两个月左右。

没有季风的便利下,通常是需要花费多一倍到两倍的时间,但是绝对依然比走陆路要快非常多。

三个都护同一艘船,要是出点什么事情,敌对海军来打是不会发生,天气灾难则没人能控制,汉帝国就该重新挑选都护人选了。

中枢没有告诫,他们自己是有意识到,就是没人有太大的担忧。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伏伟对于第一次乘船的骞建同有着十足十的优越感:“咱们脚下这艘大舰是最新款式的炮舰。她船身全长达一百七十米,船身宽四十二米米,吃水深九米,称作移动的海上堡垒丝毫不为过!”

刘彦已经给现在的海军提供吨位的概念,只是大多数人依然还是以直观的长度和宽度、吃水深数据来认知船只。

作为南洋都护府都护的旗舰,它是元朔十一年就开工,今年年初才下水,经过三个月的试航本来是要交付海军,但当时中枢已经在商讨都护府划分的事宜,交付就被拖延了下来。

中枢将这一艘巨舰命名为“临淄号”,她在如今是当之无愧的海上巨舰,没有任何船只与之处于同等级别。

伏伟能理解以城市名字来命名战舰,就是真的不明白怎么会选择临淄。

汉帝国现在有三座超级大城市,她们就是长安、建康以及临淄,首艘海上巨舰是要在南洋服役,很多人是觉得取名“建康号”合适一些。

一开始中枢也的确是想要命名为“建康号”,后面是刘彦直接干涉才最终决定命名为“临淄号”,但与伏伟相同的是,没人知道刘彦为什么会做出那样的选择。

刘彦会有那样的选择其实没别的,要是辽东那边有超级大城市的话,他会选择辽东的大城市来命名新式巨舰,关键是辽东那边没有。

这一种“趣味”刘彦没有必要向任何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