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江山如画(15)(2/3)

作者:飘柔01
一家猪窃失尚且问事公断,然朕手中伤亡惨重,此乃朕之过!”张西郡躬身问道:“陛下真的这麽想?”赵恒挑眉问道:“你看的透朕?”张西郡道:“也许,也不许。”赵恒叹道:“是啊!八方地网尚在朕手中,这天下的一切朕已都看得明了。这朝堂上的奏报都可以忽略了,否则朕真要误在他们手中。不能再等了,再等要出事。”张西郡道:“武属与异端一日不定,武属便一日不会放下戒心。朝廷该做的便是配合他们去异端,并从中知晓诸宗深浅。”赵恒叹道:“朕知!朕知!他如此当众挑衅,朝廷该如何行之?”张西郡道:“当剿。”

赵恒道:“又要利用儒释道了吗?”张西郡道:“精神与权谋并不冲突,此为陛下之利剑,两面皆向。”赵恒道:“不能再伤及无辜了,这是底线!武属十年禁方说的响亮,不过为自身牟利尔,世间哪有纯洁的高尚啊!上万人无辜百姓被屠,南门三万余英烈,父皇若在世非得扒了我的皮!”张西郡道:“陛下打算如何做?”赵恒道:“清白兰君张少英。这清白二字你可解?”张西郡道:“这只是人伦下的执念,他的路已不能自己左右。”赵恒转身扫视满地的卷宗,说道:“该见见这个所谓的弱冠了。”张西郡道:“陛下想引导他?”赵恒道:“让何进去吧!竟然打不过人家,先谈谈再说。”张西郡躬身道:“陛下运筹帷幄,臣感佩万分!”赵恒缓缓点头,独自沉思。张西郡暗暗戒心,皇帝始终是皇帝,自从他坐了探事司这个位子他与皇帝的距离已经变了。这个皇帝正在苏醒,但苏醒之后呢?即便陛下知晓诸宗要做甚麽,他想象不到武林争锋的残酷。如今的四方门由何进接任,自从有了建明卫,一大批有志之士加入其中,这是反制武属最直接的利剑。

当下张西郡缓缓自案上密匣中取来锦书,躬身递给了赵恒,锦书上书有几行大字,题目为世省六义,尾款为张少英提。赵恒似乎没有责怪张西郡不早拿出来,只是感叹道:“先有百世经态录,今又有世省六义。他在文坛中尚有一席之地,这个宽容能给吗?”张西郡道:“说是一回事,做又是另一回事!”赵恒呵呵笑道:“言而无信麽!朕知了。”说罢,赵恒转身径自去了。

而当朝廷的剿灭的诏书开始从京城邸报向大宋全境传遍开来时,大宋的士子文坛已开始评判。在这个限制人口流动的国家建制下,许多士子仅以一腔热血谈论高阔,而看不到朝武之间发生的一切。拿着他们那仅有的模棱两可空穴来风的讯息评论时政,若他们见识过南门昔日英烈之景象,武林争锋之暴虐,怕是要活活吓死。

张少英屠戮官兵之事传遍大江南北,一个屡屡以武犯禁之辈大肆屠戮官军,不管是名义上还是事实上,这都是大宋邸报上少有之例。昔日的武林盟副盟主竟然屠戮官军,此乃谋逆大罪。但民间舆论上又说了,张少英遇众抢劫其屠戮的只是强盗,两种声音在模棱两可间发生激烈的辩论。然最后大家相信的仍是朝廷的邸报,邸报之事官府重视,信义无虞。紧接着武林盟公示邸报,公开谴责张少英弑杀官军。如此张少英不得不在公开亭做辩解,当日所杀实为当众抢劫的劫匪,且并无官服着身。随后张少英以世省六义为引,将这所谓的江湖,所谓的武林再次公然放在了桌面上。一石激起千层浪,武属说的难听是嘿道,无论武林盟如何清流,终不能杜绝以不劳而获之利行天下民心之正道。官府与百姓之间只要律法,而不会有嘿道夹在中间大言不惭,吸食民脂民膏。

张少英一行这几日一直在芸芸众生之中游玩,天下士子之心皆向皇权,舆论始终掌握在朝廷手中。当你从这个州到那个州,从那个州再到这个州,天下士子众口一词,这种隐形的舆论威慑力足以将一个人活活撕碎。张少英熟读诗史书,自巴东,狐山伊始便深知生存之本意,他一直也是这麽做的。他这一屠戮看似一石激起千层浪,但谁也不会第一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