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江山如画(80)(2/4)

作者:飘柔01
他们平日校训的防守完全起不上作用。而陈坦秋满意点点头,林彬算是机灵,知晓自己问这句话的用意。

陈坦秋道:“其实这也不怪诸位,所谓贼寇也有高下之分的,今日出手的是贼寇中的高手。那最后一剑为的便是本监项上人头,可惜了我那替身。自今日起我将重整此处,不出七日,本监军令所指,即敌寇伏法之时。”随即,陈坦秋将自己组建六司的想法付诸开来。纵横派的六司建制确实独有一套,四方门自然也知晓,但正因陈坦秋所言。四方门内人多职少,派系林立,且任何建制皆需皇帝陛下秘裁,他们不可擅自更改,否则视为謀逆。瞧得众人的反应,王彦昌虚弱说道:“陛下手诏在此,今后四方门诸事陈坦秋可独裁。”有了王彦昌这句话,众人担忧之心方定,但六司成立,千头万绪,七日哪里来的及?陈坦秋摇头道:“改制必会砸了许多人的饭碗,这才有建明卫的尴尬处境。此安定堂竟为安定天下,则家国之念高于一切,那些祸国殃民的贼寇需要宋刑统的典章鞭策,人间正道需要诸位传承,方不负皇帝陛下厚恩。”

此刻的陈坦秋在四方门诸士子眼里是那麽高大,他的言语太振奋人心了。即使是门主何进,监门王彦昌他们都说不出这样的话来,或者是他们能说却不敢说。四方门泱泱学子虽王亲贵胄,滥竽充数者多,但经过唐玉,郭晓的梳理,四方门四大枢纽多聚理想之士,否则今日的堂会已是鸡飞蛋打,因为没有人会听命于陈坦秋这样一个江湖草莽,或者说是曾经嘿道皇帝,这与四方门教义相悖,于四方门更是耻辱。但连番交战下来,许多人已明白,非常之时必用非常之法,每打一仗便成百上千的战死,这样的战损太夸张了。泱泱学子寒窗苦读,即使落榜也求一报国之心,却倒在了讨贼的路上,尚不能青史留名,甚至不能出现在朝廷建制的御案上。随后陈坦秋向众人说道:“接下来诸位将会有一些新同志,但愿诸位能不计前嫌,共同讨贼。”

此刻羽衣卫进入四方门皆身着鸿装,且四方门上下对张少英身畔之众皆有钻研,但众人还不确定。当陈坦秋将一众人领到中堂后的校场上时,衣着鲜明的羽衣卫正肃立而待,背上那醒目的罪字格外显眼。这一刻四方门上下唏嘘一片,没有的往日抨击和排斥,钻研过张少英的人皆知晓,黑榜这群人多为纵横派所用。于情此为天理不容,于理则愧对那些被杀害的冤魂,于法则无法原谅那些数不清的罪恶,但于心这麽多的人诚心向善不也是一种赎罪吗?事实证明那些冥顽不灵的皆在黑榜联军大营,愿意回头的则皆在此处?甚至符合天子太平治国的理念,只差一份大赦的文书了,而这大赦的文书需要一个绝对的理由,那麽羽衣卫的出现在此便不稀奇了。

瞧得羽衣卫诸众眼神坚毅,深邃的目光中流露着令人胆寒的杀气,那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者方能有的神韵,四方门诸学子中已有不少这类人存在。所谓术以知奸,以刑止刑,若真要达到安定天下之目的,这群人出身黑榜,天底下再没有比他们更适合,更贴切之人。有这帮人的加入至少可解目前困境,进而以刑止刑。连皇帝陛下都睁一眼闭一眼,他们又能说甚麽?天子近侍王彦昌便坐在里面,门主何进更清楚这其中诀窍。但陈坦秋清楚,当前双方还是不宜有过多的接触,一切皆需双方拿出实力进行撮合,这两种身份注定是不可调和的。

随后在陈坦秋的主持下,胡道与林彬从旁协助,四方门上下就这样开始了改制。这一切说开始便开始,都不容商榷,四方门上下均感疯狂,但这不也是人心所向吗?陈坦秋的身份注定不会有那麽多的牵绊,即是多数人不服,他也能拿出政绩来说话,一改四方门沉珂之态,毕竟其执掌武林盟三十余载,公正廉洁,四方门上下有目共睹。陈坦秋的方法也很简单,调取所有人的履历,然后塞入他和胡道林彬合谋做出的建制里。陈坦秋带来的虽只有百十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