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八十五章 北国药都(2/3)

作者:关越今朝
是整个国家最著名的药材交易市场。后来朝代不断更替,国家疆域也是经常变化,全国又出现了几个大的药材交易市场,称呼上也是五花八门。有叫“药都”的,有称“药市”的,有取名“药城”的,还有叫“药乡”的。当时国家为了便于通商管理,依据方位,重新对四大药材市场进行命名,分别称为东、南、西、北“国药都”,何阳也就成了‘北国药都’。”老者说到这里,反问了一句,“我的口音你能听明白吗?”<>“能,能明白。”楚天齐赶忙回答。<>老者继续说道:“实际上后来叫着叫着又乱了,尤其是近些年,各地为了吸引眼球更是花样翻新的变换着称谓,什么‘第一药市’、‘第一药都’纷纷被搬上了报纸、电视,有的还虚张声势的弄出国际某某机构命名证书等,这都是经济利益驱使的结果。适当宣传炒作无可厚非,可有的宣传却变味了,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民众对这些老牌药材市场的信任度。尤其是有些不良企业和个人,看到了这种乱象中的漏洞,纷纷在里面混水摸鱼,反而把这潭水搅得更加混浊。”<>“是啊,是啊。”楚天齐也深有同感,虽然他对药材市场不很熟悉,但一些行业和企业无底线的炒作确实是伤害了民众的感情和认知。<>“老人家,那么何阳市场的秩序怎么样?”楚天齐从老者刚才的讲述中,已经对对方产生了很大的信任。<>“何阳市场曾经也乱了一些年,在很长的时间里假药横行、秩序混乱,致使整个市场伤了很大的元气。近几年好多了,这要感谢当地政府的重视,以及一些有良*知企业的大力配合,才使得现在的市场环境大大改善。否则,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千年品牌就会毁于一旦。”老者欣慰的说道,“当地政府在十年前成立了新的行业协会,协会由政府相关部门、企业、消费者、普通民众组成。而且制定了严格而规范的机制和制度。”<>楚天齐马上问道:“老人家,您所说的良心企业都有哪些?能和我说一说吗?”<>“当然可以了。”老者爽快的道,“这样的企业有很多,规模较大而且又有代表性的企业主要有三家。首先是何氏药业,何氏现在的当家人就是何阳的第六十七代世孙何家伟先生,何氏药业是集种植、开发、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司。其次是孙氏药业,孙氏主要是以内科医药研发为主。第三个就是华氏药业了,华氏主攻外科医药研发。三家药业都是有良*知和社会责任感的公司,每家各有侧重点,三家既互补,又竞争激烈。”<>楚天齐忽然问道:“老人家,听您说的头头在道,应该也不是普通人吧?”<>老者哈哈一笑:“我就是一个志愿者,地地道道的普通人而已。”说完,转身离去了。<>老者离开了,他没有说明自己的身份,也没有仔细询问楚天齐的来历。但从老者刚才不凡的谈吐,以及那一副忧国忧民的情怀来看,肯定不是像他自己说的“普通人”。而且刚才老者所讲述的这些内容,是楚天齐在其它资料上从来没有见过的,让楚天齐受益非浅。<>楚天齐向市场大门望去,门外已经站了很多人,人们正有序的向市场走去,原来,是伸缩门刚刚打开了。楚天齐收起心思,向市场门口走去,然后随着人流通过了大门。<>进入市场院内,两侧分别都是蓝色彩钢顶子的平房,每间平房的门头上悬挂着各种牌子,牌子上的内容五花八门,但名称都表明是与药材有关的内容。<>楚天齐选了几家进去看了看,都是经营中药材的门店。当他询问对方是否收购药材时,得到的回答是他们只管销售,收购的事不归他们管,有老板会专门打理。再问其他的问题,店员已经不再回答他了,他只好拿着店铺的联系名片走了出来。<>抬头望去,在这些门店的尽头,有一体型庞大建筑,楚天齐向着那里走去。这一段的距离足有一公里多,楚天齐走了大约十多分钟才到。<>大楼入口处上方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