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十八章 日本的生育政策和冷暖人情(2/3)

作者:潮流Cwm
与小,一般都不会再向父母伸手要钱。不靠父母,勇于担责、工作认真、服从和忠诚是日本男人普遍具备的品质!而哪些身体残疾失去劳动能力的人成年后一般也不需要父母供养,政府设立的残疾人福利机构会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

与中国女性相比,日本女性更懂得尊重和关心丈夫,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女性对丈夫多是以礼相待,对丈夫所做的决定和所做的事横加干涉或指手画脚的妻子少之又少,日本人认为,一个被家务事和妻子羁绊住手脚的男人不配“大丈夫”的称号。每个日本女人都不希望自己的丈夫被人看不起。因此,她们尽量把家里的所有事都做好,并照顾好丈夫的饮食起居,以便让丈夫有更充沛的精力做好工作。

尽管日本政府不断加大生产及育儿的优惠政策,日本的少子化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这其中有一部分人因为种种原因一辈子未结婚;有些虽然结婚了,却一辈子未要孩子;有些人虽然想多生孩子,可毕竟政府的补贴有限,即担心妈妈一个人照顾不了太多的孩子,也担心经济负担太重,所以普遍生两个到三个孩子就会釆取避孕措施。

此外,日本的大学学费高昂,国立大学四年约花费240万日元,私立大学的文科类专业4年花费为320万日元,理科类专业四年则需445万日元。这在贫富差距扩大,中产阶层持续减少的日本是很大的负担。这也是一些夫妻不想生孩子或不想多生孩子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日本,靠权力和歪门斜道搞钱很难,老百姓没有巴结权贵的习惯!“权贵”们把名声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贪污受贿很少有人沾边!几乎所有人的收入都是靠自己辛勤工作和聪明才智换来的,富人家的也不例外。对于哪些不想让自己生活降低质量的平民百姓来说,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不生孩子和少生孩子则是最好的选择。尽管有些人不缺钱,他们也没有想生育太多孩子的观念。

日本人虽然很注重礼仪,但在日本的电车和公交车上,日本人普遍没有给孕妇和小孩让座的习惯,这也许与电车或公交车上设有老、弱、病、残、孕和儿童专用坐席有关。日本人在这点上与中国人有很大不同。尤其是在通勤高峰时段的电车里或公交车上,不管是西装革履的上班族还是十几岁或二十多岁高校生很少有给别人让座的。也有很多人不喜欢婴儿车或婴儿的味道,看到有婴儿车在身边,表情会显得很冷漠,如果有孩子在车里哭闹,则会让一些人表现出厌恶。这种冷漠和厌恶往往也会使一些有孩子的爸爸妈妈们产生一定的精神“阴影”!

在对孩子的培养教育问题上,日本人比中国人还舍得花钱,只不过他们不象中国人那样对孩子过于溺爱,也不会给予孩子太多的娇生惯养,不管家境是贫是富,孩子从走入幼儿园一直到高中毕业,吃的、穿的、用的、玩的和所受到的教育没有什么明显的不同,反而是穷人家的孩子得到的社会待遇会更多一些。

日本孩子犯错一般不会遭到父母的打骂,但会受到家长严厉斥责甚至过于苛刻的惩罚,在被斥责和被惩罚的过程中会使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当然,毎位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都有独特的办法和方式,并非千篇一律。

“自己的生的孩子自己养,自己的责任自己担”是日本人普遍奉行的生活理念。

年轻人一旦步入社会,无论是个人创业还是找工作,无论是找对象还是结婚生子,或者是买车买房,普遍都是凭自己的能力分步实施。

我们会社有个姓吴的华人司机,他在日本留学期间和一个日本女孩结婚,现在他的三个孩子有两个已经上学,有一个还在幼儿园。当第一个孩子快要出生的时候,他妻子就辞职在家里当起了全职太太。

在三个孩子相继出生的时候,吴师傅的父母和岳父岳母年龄都不是很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