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十九章 日本战后经济的恢复与崛起(2/3)

作者:潮流Cwm
款总额的36%。1946年日本产煤2274万吨,1947年达到2932万吨,增长近30%;同期的钢产量也增长了21%。到1948年,日本即出现了初步的经济好转迹象。当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成为美国在朝鲜战争中补给线和中转站,在此期间,美国向日本提供了巨额的军需订货,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到1955年,除“外贸”一项外,日本的主要经济指标基本达到或超过了战前最高水平。

除了美国的扶持之外,日本战后的“农地改革”对缓解日本战后的粮食危机和稳定局势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日本战后在农村实行的“农地改革”,使农民获得了土地,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改革当中,日本政府把改革前属于地主的土地强制收购,以非常低廉的价格卖给无地或少地农民。日本首相吉田茂称“日本的农地改革为非共产主义世界进行得最彻底的土地改革”。

战后日本佃农与寄生地主之间的矛盾日趋激化,寄生地主害怕土地改革而开始大规模夺取佃农的土地,佃农的反抗也十分激烈,导致日本农村存在发生革命的态势。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占领军和日本政府加快了土地改革的进度。

改革前,日本的佃租地有236.8万多町步,占全部耕地的45%左右。无地或少地的101.6万多户农民佃耕这些土地,需要向地主缴纳收获量50~80%的地租,佃农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

由于战后空前的粮食危机,土地和粮食问题更加突出。因此,日本政府继1945年12月28日公布第一次《农地改革法》后,在盟军总司令部的敦促下,又于1946年10月21日发布了第二次《农地改革法》。

根据该法,政府征购174.19万町步地主、寺院、神社、教会的土地,加上军用地和其他国有地,列入改革的土地共193万多町步。经改革,474万多户佃农和少地农民买到189.9万多町步土地。自耕地增加到467.5万多町步,占全部耕地的89%。自耕农和半自耕农增加到541.1万多户,占农户总数的87%;佃农和半佃农减少到22.3万多户,占13%。

通过农地改革,寄生地主阶级被彻底消灭,调动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增加了粮食产量,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农民参与农村管理,稳定了日本战后农村的政治基础,缓和了因为土地制度而带来的农村矛盾;改革保护了自耕农,加强了对耕地转移买卖的限制,有利于小农长期保有土地耕种。

从国家长远发展和长远利益来说,大量土地转移给个人耕种,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大生产。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的地价开始不断上涨,高地价成为农地让渡的主要障碍,致使日本经济在高速增长中出现了畸形的土地问题。高地价严重影响了经济开发。而土地投机不断推高土地价格上涨,不仅损害了工业开发、城市建设,也是导致日本经济泡沫化的重要因素。

战后日本经济的快速恢复和发展离不开科技和人才,而人才的储备离不开教育对人才的培养。

日本历史上有过两次重大教育改革,第一次是明治五年,改革的指导思想旨在“富国强兵”;第二次改革是在二战后的一九四七年,颁布了《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中心思想是发展教育,开发人力资源,贯彻经济至上主义。

日本学者认为,第一次教育改革的最大贡献是发挥了对全民的启蒙作用,它使日本人掌握了作为一个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教养,扫除了国民中的愚昧和无知,学校成为传播现代文明的窗口。但是,从教育内容来看,日本所进行的是忠君爱国教育,具有浓厚的封建主义、色彩,特别是战争时期,教育完全抹煞了个人的价值,,一切从属于国家意图,使国家教育成为对外侵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