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十一章:终识庐山真面目 一(2/2)

作者:独悲悲
上了另一只船,在过关卡检查之时因为徐正的这般蓝绿打扮,那检查之人就认为此人是一般的工人,果然没有对其细细检查,徐正这样一来倒也让他蒙混过关了。

当时徐正乘坐的你那另一只船船船主为宁王的麾下那大土,那大土专为朱宸濠做漕运之事,见徐正一身破烂衣物,力气不小,干活也是积极,于是便让徐正上船,前来扬州。

那刘养正在此处汪原因是因为江西已经被宁王控制,江西的所有粮食都会留给自用,每年上贡的时候江西之地自然是不会上交给朝廷的一分一毫的。

但是有不能够不给朝廷上交粮食,所以朱宸濠每年都会交代自己笼络的江西官员让人先行几天赶到扬州去购买,准备好之后才送上京城,而刘养正乘坐之船就是作运粮之用。

当时已经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意为只要苏湖的粮食获得了丰收,百姓就会丰衣足食,天下太平。

从宋代开始,北方的人口大量开始迁徙南方,南方粮食产量大增,远远超过了北方,江南逐渐成为中原的主要供粮区,向中原和关中大量输入粮食。

扬州更是粮食的集结地,是明朝粮食漕运的重要关口,所以粮食多而便宜,很多漕运之人都以薄利多销的方式去经营漕运。

徐正在粮食都被抬上船之后就会与刘养正等人一起乘船上京』个时辰之后,刘养正之船开始行进,那徐正和阳荷侍在船中。

此船只有操船者八人,每人轮番操控,船在运河之上不托进□养正见徐正与阳荷侍在甲板之上,对船主问道:“这两人是谁?我怎么没有见过?”

那船主道:“大人说的是那两人,这两人我刚才也有对那大土问过,这男子是原来那跟随大土一船人前来扬州购粮食的,他原本只是一个抬运粮食的工人,一路上与大土结识了,听大土说他们要进京省亲,所以要顺道乘坐我们的船。

我刚才见这男子面相老实,干活有力且不取分文,便答应那大土吧他们留在船上与我们一起进京♀女子想必是他的妻子。”

刘养正道:“原来是大土让他们坐我们的船,我还以为是哪路人士,既然是顺道赶路之人,那就让他们一道前行吧』是告诉他们这一路上可不要生麻烦之事。”

那船主道:“是。”那刘养正对闵年思凌士义交代道:“这一路上可要隐姓埋名,小心翼翼,不可自己的暴露身份。”

凌士义道:“大人是以运粮官身份入京,我们就不称你为军师,如那人所称,称大人如何。”刘养正道:“就是要这般。”

傍晚时分,那船只照例靠岸半个时辰,让众人上岸吃饭饮酒,刘养正等人见徐正与阳荷侍在船上不下来,便让凌士义叫下这两人一道在岸边饭馆吃饭。

此地是大运河船只的集结地,此地上岸吃饭的人员众多,此时又是用饭的时候,整个岸边熙熙攘攘,好不热闹∏徐正与阳荷侍拗不过便下船与刘养正等人共桌吃饭。

刘养正在饭菜上桌之时对徐正问道:“京中是父母所在?”徐正此时才知道这刘养正叫自己和阳荷侍下来绝非吃饭那么简单,是要问一问自己的身份,之前徐正从未见过刘养正,也不知道这刘养正凌士义闵年思的真实身份,只知道这刘养正等人是江西官员,专门运粮进京而已§正回道:“正是。”刘养正道:“你们二人是夫妻。”

徐正不知道怎么回答,却听见阳荷侍道:“正是。”徐正往阳荷侍看去,只见阳荷侍话语坦荡,面无他色□养正道:“那父母在京城何处啊?”

阳荷侍道:“京城南处青云镇,父母在镇东南的一山中隐居,过些日子就是父亲的忌日,所以我们要赶回去行祭祀之礼。”徐正知道这阳荷侍说的其实就是其自家事情。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