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32章 门神兵法(2/3)

作者:雪无痕a
在战争中,敌我双方往往是一方处于守势,另一方处于攻势,反之亦然。

因此,不能把攻守看成是两种相互分割的作战形式。在战场上,如果进攻时不知防守,防守时不知进攻,这样,不仅会把攻守看成是相互分割的两个方面,而且也会把它们看成具有两种不同的目的。这就违背了孙子所说的同归于胜。”

徐茂公是这些人里边兵法造诣最高的一个,别人还在消化,但是他却已经听出了秦琼的意思。

“曹操读《孙子》,读至“守则不足,攻则有余”一句,曾经说,“吾所以守者,力不足也;所以攻者,力有余也。”秦二哥以为应当如何解释?”

其他人看着徐茂公,也是露出了一种很奇妙的心思,很显然徐茂公也有了想法。这是想要和秦琼比较一下高低的意思了。

当然徐茂公说的这些话,他们基本上没听懂,也只有李世民和侯君集稍微听出了那么一点意思,但是也没有完全理解。

秦琼微微一笑,道,“当敌未可胜时,即使我力量有余,也不应盲目进攻,而要防守;相反,如敌可胜,即使我方力量不足,也要进攻而不应防守。攻守策略的实施取决于己方力量转变为取决于是否有机可乘或成败的概率。

同时,要因情变化,将帅要根据战场上的情况,使敌变主为客,使己变客为主。

当然,攻守中还要注意心战,进攻时,不仅要攻其城,击其阵,还要攻敌之心,瓦解士气;守时,不仅要完其壁,坚其阵,还要保持旺盛的士气。不知茂公以外如此解释如何?”

徐茂公听完,思考了一会,对着秦琼深深鞠了一躬,“多谢秦二哥指教。”

就在这时,又进来了一个人,此人不是他人,正是卫国公李靖。原来李世民听说秦琼要讲兵法,便派人去请了李靖回来,也是想看看秦琼学到的兵法究竟达到了什么程度。

黄伯玉看着李靖,不由得心里有一阵好笑。他知道,秦琼刚才讲的正是《卫公问对》里边的东西。只不过被黄伯玉恶作剧的重新抄写了一遍,改名为《无名兵法》,交给了秦琼。现如今被抓了现行,李鬼碰到李逵了。

虽然说李靖的《卫公问对》还没有写出来,但是这些思想已经开始初步成熟,不知道李靖听完秦琼这些话是否会有惺惺相惜之感?

“叔宝可知军士如何训练?”

面对这位大唐第一军神,秦琼的姿态放得很低,因为他毕竟也不清楚李靖的水平有多高。

“可以分三个阶段训练军士,即由单兵到多兵,由分练到合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靖兄以为如何?”

“好,说的很不错。当年诸葛孔明有八阵图,此事是真是假?如果是真的,又是如何演化来的?”

“八阵图的确存在,应当是由五行阵推演而成。靖兄的六花阵应当也是由五行阵推演而来吧?”

“哈哈,没想到你也能够推出来。可是倘若地形不适合布阵,又该如何?”

“水无常势,兵无常形。战场地形,无非为方、圆、曲、直、锐五种基本形态而已。队形可以随着地形改变。”

“水无常势,兵无常形”这句话本来是岳飞的,这时候从秦琼的嘴里自然而然的说了出来,也是让李靖有了一种全新的感悟。

于是转身向着李世民道,“好一句水无常势,兵无常形!恭喜陛下,叔宝的兵法已经可以自成一家了。”

“哦,这是好事啊。我大唐除了药师之外,又出了一兵法大家,这是天佑大唐啊!”

李世民激动不已,毕竟一个李靖就已经很了不得了,现在又出来了一个秦琼,怎能不让他兴喜若狂呢?

“叔宝,这兵法可有名字?”

说实话,这兵法有什么名字秦琼还真的不知道,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