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八百五十一章 山城森林(2/4)

作者:幽幽tp路
安排,尽快设计新的厂区,争取在一年之内搬完,到那个时候,新车型基本上也能定型,可以实现批产。

这就是吴良控股的好处,倘若越野车公司还在東风旗下,東风下面儿子众多,这个庶出的越野车公司能不能得到重视还是两说,至于新的投资项目要落地,恐怕没有个七八年功夫都很难说。

吴良当场致电徐坪,沟通新厂区的投资问题,徐坪承诺,尽快上会讨论通过。

其实,最近在十堰流传着一个小道消息,那就是越野车公司要搬迁,当时吴良和徐坪讨论的时候,并没有避开越野车公司的那几位。

对他们而言,能够到生活条件更好的省城,没有人会愿意待在这穷乡僻壤当中。

消息传开,自然会传到当地官府的耳朵里,可是对方迟迟未有动作,吴良也感觉诧异,问聂新永,他也说未曾接到市里面的电话。

吴良仔细想想,想不出个所以然,最终还是将这件事情抛之脑后,专心应对山城重氵气的工作。

在当地人嘴里,山城重氵气并不是他们经常说的名字,而是“川汽”。

经过这几天的了解,吴良对川汽算是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

2002年,洪岩推出全新车型“新大康”,该车型的驾驶室外观是洪岩自主设计。

在当时来说算是比较时髦的一种设计,它和后来天朝重氵气生产的斯太尔王在重卡领域都属于“高颜值”产品。

这也是洪岩有底气敢和吴良掰腕子的主要原因之一。

新大康还是遵循着红岩的“老路子”,主攻方向还是多轴车辆和牵引车。

在发动机的选择上,洪岩依旧使用维柴的615系列发动机,当然还有一部分选装了山城康明斯发动机的新大康投放市场。

2003年,新大康在襄阳国佳试验场进行以欧洲 29整车驾驶室正面碰撞实验标准的安全性测试,也实现了“天朝卡车第一撞”。

同年,红岩16运输车作为“神五”返回舱运输车,再一次给予“川汽”人最大的肯定。

2004年新产品“金刚”的推出刷新了红岩的工程车记录,“金刚”以它那结实耐用的品质装配上稳定的斯太尔/维柴动力在工程市场开创了一片天地。

吴良令梁州以及蓉城的学校土建项目必须采用陕重氵气的工程车,可以说,算是对洪岩的一种伤害。

洪岩的拳头产品因为吴良一句话不能参与百亿工程,也难怪洪岩这边有怨言,这个时候说吴良内外有别的怪话。

这相当于就是互相伤害的典型,控股股东虽然在人事上对洪岩控制力度相对较弱,不过,有百亿工程吊着洪岩,他们真的是想石更气都石更不起来。

总而言之,在天朝重型汽车集团一分为三之后,洪岩汽车力图在“合资”方面寻求突破口,不过因为“德隆系危机”使得洪岩汽车陷入了经济困境,这方面也导致了洪岩没有过多的资金开发技术只能过多依赖与之前的斯太尔技术,使得洪岩在后来与其他厂商的竞争中失去了优势。

而洪岩依旧在使用斯太尔平台上一些老旧的技术,这就使得洪岩只能在工程车方面开创部分销路,在公路运输车上几乎是处于劣势。

按说,吴良入主湘火巨之后,带来的绝不仅仅是资金,还有希望。

吴良在陕重氵气的经销商大会上已经很明确的提出了上市的说法,这对陕重氵气是利好,对于处在同样位置的洪岩重氵气也算是利好。

没有人会傻到舍弃上市的希望,而和吴良作对,“希望他们能识时务吧!”

吴良,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到了山城重氵气。

和诸多到访参观的流程类似,山城重氵气也派出了以总经理为首的豪华阵容接待,参观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