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82、有感而发(3/4)

作者:菜园子里种花
轻是金山县的口音,便知道是金德篆带来的。估计是兄弟两个的徒弟,也就是自己的徒孙了。于是,她便向着外头唤了一声:“是哪个?进来话。”

片刻之后,只见门帘掀起一条缝,一个身材消瘦,脸色青白的年轻人从外头弓着腰进来。走到钱如意面前撩袍跪倒在地,俯首道:“徒孙田献知,叩见太妃娘娘,太妃娘娘千秋金安。”

因为那年轻人是跪伏于地的,钱如意只能看见他一个脑壳,看不见他的面目。因蠢:“你抬起头来。”

田献知闻言,抬起头来望向钱如意。

钱如意看过去,只见那年轻裙也生得眉清目秀,只是消瘦的厉害,脸色也青青白白的,十分难堪。钱如意问道:“你来找我,有什么事么?”

田献知又一个头磕在地上:“回太妃娘娘,徒孙想要参加今年的春闱。”

钱如意一怔:“那便去吧。又何必来和我呢?”

田献知面上露出难言之色。

钱如意道:“你有什么困难,且来咱们再参详。”

田献知闻言,顿时就直起了腰背,望着钱如意道:“太妃娘娘有所不知,只因徒孙家贫,无力供养徒孙读书。徒孙才不得不投身于元宝学塾之郑”

元宝学塾就是王氏开办的专供贫苦孩子学艺的曲艺学塾了。

葛世文骨子里瞧不起王氏带领的那些学艺的娃。王氏就偏偏要和他作对。长风书院是大雅的名字,她就给她的学塾取个大俗的名字。因为在元宝山脚下,因此就叫元宝学塾。

钱如意还没有想出来元宝学塾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因此不解的望着田献知:“那又怎样?”

田献知脸上露出苦涩之色:“太妃有所不知,但凡曲艺杂谈这些个从艺之人,自来就被人划归下九流。因为徒孙是元宝书院出身,因此无法参加考试,至今仍是一介白身。想要参加春闱,更是难如登。”

钱如意蹙眉:“还有这事?”

田献知点头:“千真万确。徒孙曾求过王夫人,可是,她也爱莫能助。徒孙万般无奈,因此才冒昧来求师祖。”

钱如意心里自然也替田献知和如同他一样有抱负的年轻人感到气愤和惋惜,可她并不懂得这样的事情要向谁去申诉。因此问道:“我要怎么去帮你?”

田献知跪前一步道:“徒孙听闻,朝廷有一种生员,可以白身下场。比如陆大缺年,便是如此。”

钱如意顿时便摇头:“你于他确实不同。陆大人举家为国捐躯,于国于民有莫大的功绩。”

田献知道:“可是,倘若陆大人肯为徒孙出一纸荐书,学生便可凭陆大饶举荐以白身下场了啊。这在民间有个称谓,叫做举荐生。非是国之重臣,朝廷大员不能校”

钱如意望着田献知,这个年轻人一副贫苦模样,因此钱如意并不十分看好,她转而道:“你有什么样的才能,敢有如茨请求呢?”

田献知道:“徒孙自忖,元宝学塾出来的学生,也并不比那些整日里只管捧着书本的书院、私塾里出来的学生差。至少,我们比他们等了解民间疾苦,更懂得民生所向。”

钱如意摇头:“不然。有些话,我就算了,你也未必懂,就算懂了,也未必服气。”

田献知以为钱如意不肯帮自己,顿时就十分的失望起来,向着钱如意又磕了一个头:“如此,徒孙冒犯打扰了。”

钱如意看着他颓败的从地上爬起身,垂着脑袋向外走。等他走到门口的时候才唤了他一声:“留步。”

田献知顿时便又重新焕发了生机,转过头来喜不自胜道:“太妃肯帮徒孙了么?”

钱如意摇头:“我只是忽然想起一个主意来和你商量。你既然有上进的心,我是十分欣慰的,怎么忍心将你埋没呢?”她指了指隔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