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41章《狱中题壁》(1/3)

作者:李白才不白
“咝!此时此景此诗,堪称一绝,曹鼎蛟文采斐然,若非亲眼所见,老夫实在是不信啊。”

刑部侍郎又多次念了几遍,眼神之中的震惊之色更甚。

此诗,大有来头。

张俭是东汉名仕。《后汉书·党锢列传》记载,东汉末年,中常侍侯览仗着皇帝的恩宠,在山东老家和家人为非作歹,残害百姓。

张俭出于正义和苍生的福祉,上书弹劾侯览和其母亲,请皇帝诛杀他们。但侯览不仅截留了张俭的弹劾章表,还勾结其他人诬告张俭和同郡的二十四人“结党”。

于是,朝廷发文书欲捉拿张俭。得知消息,张俭被迫逃跑,见有人家就去投宿(望门投宿之意)。

这些人家,不管认识或不认识张俭,只要听到他的名字,无不因为敬重他的德行而收留他。

据说,张俭所投靠的人家,被处以重刑的就有好几十户,有的人家族的亲属都被处死,这个地区的人口都一度萧条。

当张俭逃到了李笃家,负责追捕的毛钦带人来查问。

李笃对毛钦说:“张俭是天下的义士,大家都知道他没有罪,即使张俭现在在我家,你忍心抓走他吗?”

毛钦听了这番话,叹息一声就走了。最后,李笃把张俭送出关外,二十四年后,党锢之祸解除后,他才回乡里。

如今,曹鼎蛟自比张俭,认为自己所作所为乃是大义,而倪元璐等人自然不必多说,就成了东汉的候览了。

杜根也是东汉名仕,杜根生活的年代,太后执政,外戚专权。

杜根认为汉安帝已经成人,理当亲自处理政务,便和一些正直的大臣一起上书劝太后还政于安帝。

这极大激怒了太后,她让人用白色袋子装着杜根,要将其在大殿上活活打死。

但是行刑的人都知道杜根是正直的人,佩服他的为人,行刑的时候没有用力,

打完就用车子把杜根迅速地运出城去。

后来,太后让人来检查,杜根就装死,一连装了三天,直到眼睛里生了蛆(忍死),人们都以为他死了,这才逃过一劫。

曹鼎蛟写下上下两句之后,又写出了后两句无比豪迈的诗句,虽然这两位大臣都是忠直贤臣,可某曹鼎蛟不愿意牵连他人,宁可自己忍受委屈,以笑对死亡,为大义而牺牲又如何?

这份豪情可惊天地,更泣鬼神。

不管别人怎么想,高季已经算是心悦诚服,曹鼎蛟虽然在皇宫之外打了人,他也是为了保护税银使其不落入别有用心的人手上。

到头来他也并没有想要贪污这笔银子,他只是想将这些银子交到皇帝手上去,就冲着这一份忠心耿耿,高季也粉了曹鼎蛟,曹鼎蛟实力圈粉。

高季低声说道:“徐大人,这位坦荡的君子以自己的性命来保护税银,其浩然正气,足可敬也,丝毫不逊张俭、杜根!”

徐石麟有心想要反驳,道:“可他打的是朝廷的人,打的是朝廷命官,这……”

高季又道:

“徐大人又忘了一点,大家都是朝廷的人,可户部又有什么权利去征收盐税税银?

大人可别忘了,六都盐政转运司全部被陛下给废除了,倪尚书他们这样已经算得上是逾权行事,若不是曹鼎蛟闹得太大,根本就不要进我们刑部啊。”

徐石麟张大了嘴巴半天说不出话来,那他干嘛要在这里折腾?搞了半天原来曹鼎蛟无罪,这岂不是有些荒唐?

周延儒这是抓住了大牢的铁栏杆,不敢置信地看着这一幕,曹鼎蛟这个令人厌恶的家伙居然写出了如此精妙的文章,这书法挺不错,居然是楷书,粗犷大气而且豪迈,写出了刚猛的气势。

曹鼎蛟还没穿越的时候就在乡下呆过好多年,爷爷是个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