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1章:浓雾消散(2/2)

作者:骑龙攀天
并参与惨无人道大屠杀的日军第十三师团在荻洲的率领下沿南京北上,第十师团在肆虐河北大片土地后南下,而在青岛登陆的日本王牌机械师团的板垣第五师团通过台维公路进逼徐州。

地图上,三管齐下矛头直指徐州城。

但这够了嘛?

并没有。

因为日军之内,陆军、海军都已经在中华大地之上斩获颇丰,紧接着又是大动作之际,这个时候,空军也不甘寂寞了。在淞沪、南京两场意义非凡的战斗中,空军始终是作为毫无争议的配角出现的。

不但战后功劳的大头归不到自己的头上,而且在上海、南京的空战中还被支那的“万国牌”飞机打掉了不少。别的不谈,在淞沪战役开始,就在8月14号这一天,一个耻辱性的战损比,就足以让日本空军被世界同行嘲笑。

在这一天,号称亚洲第一的先进的日军军机,居然被从周家口匆匆而来、驾驶着“万国牌”的支那第四空军大队的三个中队空军打了一个“6:0”的耻辱纪录,尽管后来随着淞沪、南京的战时发展,支那空军被打残,但这始终成为一个洗刷不掉的污点了。

这让日本空军始终憋着一股气,他们时刻想着通过具有震撼性的轰炸来向大本营说明:空军不是大陆计划这场饕餮大宴中的配角!

所以在徐州会战两方打得难解难分,局部战役中互有胜负的时候,日本空军将目光盯向了支那西南地区的陪都。

对于已经撤进重庆的国民政府,日军的陆海两军都有些鞭长莫及,但是对于长着翅膀的空军而言,能阻挡自己的不过是常年弥漫在重庆上空的一层雾罢了,但那些浓雾虽然常年弥漫,但也有露出空隙的时候。

说到这,就不得不佩服此刻已经气息奄奄的代理校长、民国战略大家蒋百里先生,他在抗战之初的迁都重庆计划绝对是影响中华命运的设想。迁都重庆,不仅山高水长阻挡了日本的陆军和海军,给苦难的中华民族留下了足够的战略纵深。

而且从地理位置上看,重庆位于长江、嘉陵江的汇流处,而且城市四周山脉连绵,多水不易散开的天然特点让这座城市始终凝聚着充足的水汽,然后在整个渝州半岛上空升腾成云雾。

尤其是在冬天这长达数月的时间里,漫天的大雾会将这座山城遮盖的严严实实,像是一张巨大的保护罩一般。一直要等到春天,城市才会显露身影。

虎视眈眈的日本空军就是在一直等待着一个机会,等待着这春天雾散开的机会。

他们等到了。

二月中旬,山城上空的冬末浓雾渐渐散开,拥挤在山城求生存的广大民众并不知道,随着浓雾的消散,陪都旷日持久的轰炸噩梦就要降临了!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