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八十章 南北榜(第三章)(2/2)

作者:似水如烟
的一个好办法。

于是,黎元龙对陈昱的奏折作了批复,同意陈昱的南北分榜的建议,只是比例做了调整,北方占三,南方占七。

陈昱接到通知后,又回了一口价。北方占四,南方占六。同时向清化城运输了一批粮食。

大越朝廷那边见陈昱还价,最终还是同意了陈昱的建议。

陈昱对于大越能够同意自己的这个建议,那是十分高兴的。他当即命令各府筹集粮食,将最后一批粮食送至大越清化城。

陈昱知道,参考大明的南北榜,将大越的科举也分成南北榜,对于大越北方的学子绝对是个利好消息。但是仅仅利用分榜提高北方学子的名额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增加了录取人数。关键还得是看大家的能力水平。

因此,陈昱坐镇谅山城,开始谋划提高大越北部学子的水平。

陈昱命欧阳远组织各州府对本辖区府学、州学、县学、书院、私塾等机构进行统计。

很快,欧阳远就完成了大越北部各州府各类教育机构的统计工作。

陈昱看了欧阳远组织人汇总的最后情况,可以说是非常震惊。

欧阳远没有简单统计各类教育机构的数量,他还顺道将这些教育机构的情况进行了一番调查。

从数量上来看,有些府建立了府学,有些州县也都建立了州学和县学。

但是,经过调查,有些机构虽然建立了,但是形同虚设,根本就无法达到教书的目的。比如有些县学年久失修,学生根本无法上课。有些则根本就没有足够的老师,甚至只有一个老学究授课。

书院根本就没有,至于私塾,也只是教授识识字,读读启蒙教材而已。

造成目前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很多。大明统治时期,不重视这方面,大越建立后,忙于稳定局势,无力关心此事,而陈昱接手后,千头万绪,也没有精力做这些事情。

欧阳远说道:“侯爷。除了安排各州府调查之外,我还亲自到谅山城附近的一些地方实地看了看。大家的学习热情还是有的。但是教育机构的场所,还有教学人员这两块是短板呀。如果这两块不搞好的,必然影响咱们北部地区的考生水平呀。”

欧阳远说得是实情。陈昱说道:“你说得很对。我虽然向朝廷建议分南北榜录取,为咱们大越北部地区要来了录取名额,但是如果水平上不去,即使录取了,也是不能胜任的。所以我们就要搞好大越北部的教育。”

欧阳远说道:“侯爷。有些州学、县学,年久失修,有的可以修缮一下就可以了,但是有些已经是危房了,只能是推倒重建。仅这一块花费就不少呀。”

陈昱说道:“这么些年,咱们忙于发展经济,扩军备战,抵御外敌。忽视了大家的教育问题。可以说,咱们是欠了很多账。现在是还账的时候了。”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