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百九十七章 沿途的难民(1/2)

作者:似水如烟
待雨势一过,江面的水位下降了许多,沟通南北的航运又恢复了。

陈昱等人又踏上了北上京城的征程。

进入河南境内后,尤其是进入京城的路上,乞讨者逐渐增多。

一打听,原来是黄河也发生了洪灾。

非常凶猛的黄河水,淹没了很多州府的农田,一些百姓不得不背井离乡,出门乞讨。

而京城无疑是其最佳的去处。

在北方,没有江南那么富庶。苏州、扬州等地,富甲下。而北方无疑最富裕的就是京城了。

刚开始,陈昱还命人给这些向自己乞讨的人一些吃的。其他人一见陈昱这些人给乞讨者食物,纷纷过来乞讨。

僧多粥少,陈昱等饶食物,可以是杯水车薪,根本无法满足众多的乞讨者。

所以没有办法,陈昱也只能是遗憾地告别这些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的灾民,继续赶路。

诚阳子看着闷闷不乐的陈昱,安慰道:“侯爷。黄河几乎每年都有灾难。只是大之别。看这形,今年又是大灾之年呀。朝廷都无力赈灾,就凭咱们这点粮食,只是杯水车薪,起不了多大作用的。所以,侯爷也不用过于忧虑。”

谭穆也道:“是呀。侯爷。黄河泛滥,出现洪灾,各州府就会逐级上报朝廷。朝廷就会开仓赈灾。本来粮食就少。一些官吏趁机中饱私囊,层层扒皮,到了灾民手中的就所剩不多了。常常出现吃观音土胀死、易子而食等惨绝人寰的事。如果上层知道了这个事,就会派钦差大臣前来视察,揪出来一些贪官污吏,予以正法。也算是还给了百姓一个公道。可是百姓人都死了,这只能是一种安慰罢了。如此周而复始,不断重现。”

陈昱感叹道:“现在看,黄河的水灾要比长江多很多,这里面除了有灾之外,更多的是**。皇上知不知道,不好。朝廷中的那些大臣对此应该是知晓的。即便是个别官员有此心,也是无法做到清除贪官污吏,治理好黄河的。”

道理十分简单。官官相护。这些官员,因为同乡关系、同年关系、师出同门、上下级关系等,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网。

即便是没有这些关系,大家也奉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等原则,自然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即便是有个别为民除害的官员,也会被整个官场视为另类。排挤、挤兑、陷害等,也会令其招架不住的。

毕竟历朝历代,贪官污吏如黄河之沙,而清官则是凤毛麟角。

所以,事大家都知道,可是也没人去解决。皇上对此还非常上心,可惜下边的人是一级蒙骗一级,一直就这么蒙骗到皇上这里。

皇上居住在皇宫之中,自然对于下边的实际况并不了解,只能从奏折、旁大臣那里了解况。英明一点的,还能惩处一下下边的人。

陈昱也知道,这件事非常棘手,也非常难办。

由于在湖广耽误了几,他也只能是加速行进,早进京。

进了北京城,况依旧是没有丝毫改变,街上都是拄着棍子,拿着碗乞讨的人,有的还带着孩子。衣衫褴褛,脏兮兮的。

京城的人员对此也都是见怪不怪了。有的人能给乞讨者点食物,或者几个铜板。一些脾气不好的恶人,甚至会呵斥,殴打他们。乞讨者也只能是自认倒霉了。

牛川早已得到消息,提前为陈昱等人在客栈预定了房间。

陈昱当面询问了牛川灾民的况。

据牛川介绍,一个多月前,就有灾民来到京城乞讨。这些饶到来,使得京城的治安急转直下,各种违法犯罪行为激增。

为此,朝廷开始清理城里的难民。这些难民只能是跑到城外居住。白到城里乞讨,晚上再出城居住。

城内的治安好了许多。但是问题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