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十三章 朱焰逃得九死难 无乡遗恨不待时 中(2/3)

作者:伍車
依稀有南娃的模样。

“娘啊,是我!”南无乡上前扶住母亲,顾不得心疼,又看着院内白幡问道:“这是?”

“唉。娃儿啊,你……”赵氏见到亲儿,反而悲情更发,一时口不能言。南无乡再无侥幸之心,按下痛楚,跪在地上,抱住母亲双腿。

“你回来的太晚啦!再早十日,就能让你父亲瞑目而走了。”赵氏反手在他身上锤了几下,哭着说道。

“孩儿不孝,对不起爹娘养育之恩。”南无乡眼泪已翻涌而出。虽有猜测,虽有准备,但亲耳听到的一刻,痛楚仍是加了百倍。

“起来吧!去看你父亲吧。”赵氏虽悲伤不已,但毕竟距南大去世已过了数日,早已知道如何抑制,此时尤能收起情绪。

“是。”南无乡抹了一下眼泪,连忙起身,搀着母亲向内走去。

“这?”屋内情景又让南无乡不知所措。屋内未设灵堂,只是在墙上挂了一块白布。而在白布之前,用白绢系着一个竹篮,竹篮内是一个黄色包裹,包裹内一个木匣隐约可见。

“那包裹中,就是你父亲的骨灰了,这是依照他的遗言置办。你先凭吊吧,过后到我屋内,还有事交代。”说完便向内室走去。

南无乡跪在地上,望着那竹篮,一时心绪复杂,似乎有什么东西在啃食五脏。

无声,无言,无奈。多少话,上了喉间又无法吐露;多少情,按在心里又无处诉说;多少苦衷,要交代却已无人听。

自惭,自愧,自责。恨自己何故耽搁许久,恨自己何不早日归来,恨何不快马加鞭,恨为何一走就是二十几年。

悲痛,悲伤,悲情。多少心绪涌上心头,多少悔恨催人泪下,多少哀伤断人心肠。

一别二十载。当日欢欢喜喜入仙门,可这些年来收获的快乐有几何?辜负的亲情何许多?一声声质问,控诉着一个不孝之人。一滴滴泪水,窒息着一颗辜负之心。

一刻,两刻,三刻……,忘记了时间、悲痛、麻木。只有遗憾,更加清晰。

“我煮了一碗面,你先解饿。”

近一个时辰后,赵氏在一旁道。她已情绪有所缓和,只是面上,却露不出半天重逢孩儿的喜乐。

“是。”南无乡接过面,小吃了一口,只觉的这面又苦又涩,无论如何也咽不下。

“我问你,这二十多年,可学到什么本事了么?”南氏问道。

“孩儿在地师府中修习武道,现在有后天修为。”南无乡答。

“什么武道后天的我不懂,若叫你远游万里,能保住性命么?”

“能。”南无乡答。

“好。这便对得起你父亲的交代了。他临死前说自己是出身晋州之南,祖籍是天龙山再南行三千里的抱鸾寨之人。依族人规矩,死后的骨灰,要埋在他家乡的枫鸾树下才行。在此之前,骨灰不可落地。你既有能力,便送他落叶归根吧。”

“谨遵父母之命。”

“起来吧。”赵氏去扶无乡,却伏在了无乡身上,抱着他痛哭了起来,“他将身世,瞒了一辈子也没跟我说啊!”

一边痛哭,一边与南无乡一言一语的交谈起来。南无乡顺便将仙道武道差别解释给她听,这其中有辜负南大期盼之意,解释起来让他不免心虚。赵氏听出差别,微叹一声,便不再提,反而说起南大之死来。

当年中都震荡,南大受了些伤,虽未有生命危险,却因此落下病根,之后一直身体不好。好在他在香茗轩也算颇有名气,加上家境颇丰,这些年一直有名医照顾,并未出什么乱子。但随着年龄见长,药石之力逐渐失效,气力也越发不行。此后南大在茗香阁讲书的时间也逐渐减少,直到五年前便彻底辞去了这份工作。

在家休养之后,南大的精神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