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章 单乐!唐姑娘人呢?其五(2/3)

作者:宝宝不负天
为人可靠的很。我们黄帮主在弋江等你们。”

“谢谢吕大姐。”果儿和二丫同时说道。

这芜湖城里最多的就是桥了,可见这里河流分支是极多的。河里也有很多的船只来往,热闹得很。穿过码头后吕大姐还细心的给果儿介绍这芜湖的特产还有风景名胜,听得果儿心痒痒的,想去游玩一番。

这一路上无惊无险,到达弋江这黄帮主早就在那里等候多时,果儿十分感激他,又走了快两天的山路这才到达住的地方。晚上便投宿到村民家里,果儿还担心有什么里正里长来盘查问话,可是根本就没有,这些村民都十分的热情,把自己的床铺让给果儿和二丫睡,自己家里人则睡柴房。每每遇到人家问果儿姓什么的时候,黄松总会说我家表妹姓梅,还说自己妹子嫁的远难得回一次娘家如何如何,果儿心里都十分过意不去。

快到住的地方,黄松介绍说这是一家单门独院的徽派风格的小房子。说是小是因为卧室只有两间厢房,其实算上外院和后面的家畜房,占地面积还是很大的。原来这房子本是王大爷和他老伴儿两人以前住的地方,后来他大儿子做生意赚了些钱,又在另外的地方给这老两口另修了一座大一点的,离村里人家都比较近的房子,这房子就空了下来。

走啊走,过了小溪,过了竹林,爬了上,终于看见了黄松说的小房子。这房子建在半山腰,其实一点也不小。与果儿在宏村看到的徽派建筑有些不一样,这房子没有那种典型的白墙灰瓦,在山下只看见黄色的墙,根据墙的高度,果儿推算这房子也不会有二楼。走近了才发现这只是外院的围墙,大概是这房子远离其他人家,所以房子四周都是用石头砌的围墙围起来,石头外面用黄色的黏土才糊过,看起来还是湿湿的,围墙的上面都盖了小青瓦。从外院的拱门进去,院内两边有几间大约两米多高的小房子,放置着一些农具,连接它们的是石板路。整个房子的墙都是方块的石头切成,有的清灰有的泛黄,看起来色彩斑斓。因为只有一层入户门的上方也没有宏村那样气派的门楼,只是在屋瓦下面有一个简单的门罩。进去后果儿发现平面格局和典型的徽派建筑一样,遵循着“天井厢房夹正堂”原则,天井不是很大,天井正对着的地方是厅堂,厅堂里放着方桌,在厅堂的两边是两个睡觉的厢房,房间都已经被王大爷和他老伴儿打扫干净,就连被褥都准备好了。从厅堂后面的门出去就是厨房和厕所。厨房里灶具碗筷还有柴火这些都已经准备好了。

果儿觉得这样的房子已经足够了好了,连连道谢,哪知道黄松说等他跑完这一趟的货,不是很冷了就在外面这里再加两间厢房,到时候再安排两个信得过的人来住,也好有个照应,现在就只有委屈姑娘两个住一个厢房,另外一个厢房就王大爷和他老伴儿住,这样大家都有个照应。二丫也不顾一路上辛苦劳累,自告奋勇地做了晚饭,当然果儿也闲不住,少不得帮忙。

坐在柴灶面前的小板凳上,果儿突然间觉得自己现在顺利的就像是游戏开了挂一样,难不成让她穿越的高级生物看她表现还可以,所以现在从困难模式变到容易模式了?果儿心里暗暗高兴了一下,随即又提醒自己千万不能麻痹大意,还是要万事小心。

和王大爷还有王大娘相处这么多天下来,果儿才知道这黄松就是王大爷的二儿子,只是后来过继给姓黄的人家改了姓,但是他们两家关系很好,因为黄松的哥哥也是在外经商很少回来,黄松从外面一回来就两边家里都走走,他养父母也不在意,认为这孩子很有孝心。王大爷和大娘却从来不曾问过果儿和二丫家在哪儿,家里有些什么人,只当果儿是梅家的大小姐,二丫是丫鬟,二丫也不辩解,天天里里外外的忙。果儿因担心自己没有时间还字帖也天天照着那本拓本写,一开始很困难,虽然字形结构果儿安排的和拓本上差不多,可是笔画笔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