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38章 大浪淘沙沉者为金(2/5)

作者:婺华

就我看来,林力伦对音乐圈的贡献,其实远不如**十年代的那批本土音乐人。

那时候,西化对流行音乐圈的影响已经非常严重。

国内流行的很多音乐,采用的都是国外,尤其是日国的曲。

但也有一批非常优秀的音乐人,写出了各种非常优秀的‘华夏风’流行歌曲,反响也很好,很多直到现在都依然在流行。

反倒是林力伦这些人的兴起,让我们丢掉了‘华夏风’,好长一段时间都迷失在了西方音乐风格的浪涛之下。”

“所以,钟老师觉得林力伦对国内的流行音乐圈……起了反作用?”李亚东看似“小心翼翼”,实则完全是有心地带节奏。

一个节目,必须有争议性的话题,才会有热点。

钟玉荣的这番话,在他看来,就是非常好的创造热点的话题。

林力伦在流行乐坛可是早就封神了,居然敢在节目上直截了当地批评林力伦,他很佩服钟玉荣的勇气。

当然,以钟玉荣的资历,完全是有资格批评林力伦的。

毕竟,钟玉荣是资深编曲人,曾数度捧杯金曲奖,还是歌坛的前辈。

哪怕倚老卖老,他都有资格点评林力伦几句。

他看了眼弹幕。

果不其然,钟玉荣的言论一出,很多正在关注直播的林力伦粉丝,都在骂他“哗众取宠”,“瞎bb”。

“也不能说是反作用”,钟玉荣也看到了弹幕,他稍微收敛了些言辞,“必须承认林力伦对歌坛还是有贡献的。

他将西方音乐体裁很好地做了本土化,从兼容并包这一点上来说,他做得非常不错。

只是,他过于依赖西方音乐,而忽略了基于传统之上的革新。

他的作用,在于让大家更好地开拓了在音乐类型上的眼界,但绝不像很多人评价的那样,让歌坛获得了新生。”

“我看到弹幕上有人说,‘优胜劣汰’,既然林力伦成功了,而‘华夏风’没成功,那说明听众的选择,就是更喜欢林力伦的音乐风格,而不是‘华夏风‘。钟老师,您觉得呢?”李亚东一边关注弹幕,一边道。

“我觉得这话不正确“,钟玉荣眉头紧蹙,“世上不仅有优胜劣汰,还有劣币驱逐良币。

我就问个简单的问题,林力伦、赵学桐,还有任杰的歌,有多少,尤其是那些拼贴了西方音乐体裁的作品,各位是还在听的?

应该没多少人在听了吧?

我相信现在绝大多数人还在听的,由他们创作的歌,应该都是他们的慢情歌。

我再问个问题,林力伦现在最流行的歌是慢情歌《恋爱告白》,但除了这首歌,他最经典的一首歌,大家比较公认的又是哪首?”

“《月上柳梢头》。”李亚东、蔺诚和周协齐声回。

“没错,林力伦最经典的歌就是《月上柳梢头》,而这首歌恰恰是一首华夏风的歌。

大浪淘沙,沉者为金,华夏风其实从没有,也不会被淘汰。

无论林力伦写了多少首所谓的经典歌曲,采用了多少种音乐体裁,把流行音乐做到了什么样的高度,在绝大多数人心目中,他最最经典的歌曲,依然是他少有的‘华夏风’歌曲《月上柳梢头》。

这说明什么?

说明西方音乐哪怕再盛极一时,但在我们国人心目中,最认可的永远只会是‘华夏风’的歌曲。

再有,现在网络上,古风音乐非常红。

比如蔺诚的《问南风》,前不久就曾风靡大街小巷。

这也说明‘华夏风’没有被淘汰。

恰恰相反,随着我们国家日益强大,西化的影响虽然仍在持续,但很多人的民族意识已经觉醒。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