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零六章 回归本行做衣裳(2/2)

作者:油煎番茄蛋

既然主顾多是官宦,贞锦依便放开手脚,用心裁制了一套已婚妇人和一套未婚姑娘的常服,并准备再做一套可供重大场合穿着的织锦礼服。

裁剪都是她亲手为之,缝纫时,贞绣珠也来帮忙。只是她这些日子已经通过颉婶儿,在街面上接下了一些帮人缝补的活,一面心疼妹妹日夜劳作,一面又放不下手头的活计,便格外忙乱,不免有些心急。

贞锦依劝贞绣珠推掉那些零散又挣不了几个钱的活儿,她却又舍不得:“到底是应承了人家的,且那些把针线送到外头来的人家,总有些难处。再说,不做好也对不住颉婶儿费的心。”

贞锦依无奈,只好由得她两头忙。

手工裁缝速度本来就快不起来,贞绣珠又不惯做绸缎类的衣物,刚开始时,每缝一针都加倍小心,唯恐做坏一点。

贞锦依并不催促,只指点指点她用针的方法技巧。做了几天,贞绣珠手上熟悉些,方才放开了一点手脚。

如此这般,两姐妹从早到晚除了吃喝睡觉,一刻不停忙了好些天,才慢慢做好一件。

妇人的衣服是长衫配帔风,裙子只做了少少的几个褶子,衫子便特别长大,遮到裙下摆只露出两三寸,相应地把袖子也做得很大。长衫选的是秋香色满织蝴蝶戏石榴的花纹,喻意多子多福。帔风亦织着石榴、蟠桃、葫芦,浅朱砂的底色,喜气又不张扬,年轻媳妇到中年妇女都可穿得。

衣上的绣花来不及细绣,贞锦依便裁了几条织锦,拼接成披风的衣领衣缘,比寻常衣缘要宽许多。帔风后摆曳地三尺,加上大衫广袖,显得隆重又华丽。相配合的,内衫的领子做得比如今通行的低领高出二寸,缀的领扣也大而繁复。

贞锦依嫌这里的古旧衣架显不出衣裳的样式来,便自己动手,用布条将棉花缠在木架子上,做了个简易的人形“模特儿”,将做成的衣裳套在上头。

这里商家的习惯,货品不管是摆在柜里还是架上,都是不标价格的。贞锦依却不管这些,用纸牌写了大大的售价,特地用一个小几,摆在衣裳的旁边。只遗憾没有玻璃橱窗,不能更好地展示。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