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一十四章 关乎国计民生(2/2)

作者:油煎番茄蛋
“贸易赋税户部最是清楚,安尚书以为如何?”

安正德应道:“启奏圣上,前汉时因各地方各自为阵,大商巨贾有机可趁,屯货居奇,方有汉初均输平准之制。前朝织造局归属地方,却因各地棉麻葛丝等产出不一,工匠机户数量技艺亦相差甚大,征收之数极难核准,地方无论产出多寡、纳赋轻重,皆抱怨不公,甚至有隐匿产出及所收赋额的;不同省道间多设关卡限制织物出入,甚或横征关银,织户商户等皆不堪重负。本朝太宗为革除此弊端计,亦为便于统筹,方另设锦官院,或辖管一二省或统领二三省,因而使织物之类均输平衡……”

阎大学士听他的话音,知他必定反对撤并,便不肯容他将话讲完:“安尚书亦知均输之制是为抑制商贾屯货,如今锦官院无论内外商贾,均肯售货交易,以致抬升物价,奢靡成风,奸商从中渔利。锦官院因无涉地方政事,便不顾民生,一味看重货物银钱,又与大商何异?”

阎大学士在内阁中年纪最轻,因而要比其他阁老气盛,当面抵牾起来,几乎就要说锦官院是导致民风靡坏的罪魁了。

内阁首辅忙温言劝道:“阎学士莫急,且听安尚书讲完再说。”

安正德不为所动,向着皇帝说道:“衣食乃民生之所依,一丝一缕无不关乎百姓生计。我朝地缘广阔,往往东南蚕桑极盛,而西北等处却只宜栽种棉麻,各地互为贸易,才可取长补短,各得所需。

如今承平日久,道路清净,因而近年我朝内外贸易激增,不但各地之间丝麻绸布互易者甚多,丝绸等物更为外藩商人最喜购买,只去年一年,仅江安锦官院引票税金就达十万之巨。

再者外藩白银皮货香料等流入我朝,朝廷国库既丰,民间亦得利不少。假令将锦官院撤并入地方,各地顾念本地税赋数额,贸易必为阻滞,岂非重踏前朝之覆辙?

臣以为,若回复前朝旧制,不但太宗心血毁于一旦,且有损于国计民生,断不可行!”

安正德亦是个刚直性子,虽然前几年受过些磋磨,收敛了些,但在阁老面前亦毫不示弱。且他对于税收贸易等事都甚为精通,说起来前因后果、国计民生都有理有据,十分清楚。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