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四十三章 两省省长(2/3)

作者:未知
两人一位五十出头,面目疏朗,正气凛然,名唤王应麟,本是朝廷的礼部尚书。为官清正,人品高洁,素有政绩。因看到朝政被奸臣把持,上书直言,言词激烈,被谢道清斥责。留、陈二人对他深恶痛绝,挟怨报复,使他黯然辞职。然而有趣的是,据说他回乡后为了教育族中子弟,编写了一本书,叫做《三字经》,流传千古,成为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但因为程越的介入,这部书王应麟肯定是写不出来了。自古礼部尚书必有文名,王应麟就是其中佼佼者。

另一位三十几岁,面容清瘦,衣着俭朴,极为沉静。他是叶李,太学生出身,因为与同窗八十三人一同上书抨击贾似道而获罪,现正在家读书也教书。历史上他后来被元朝启用,成为一代名臣,却又被蒙古贵族所排斥,只有辞职一途。

这两个人都是大才,深为程越所重视,所以程越一到临安,马上就派人去请,而且再三叮嘱,一定要请来。

程越微笑着看着两人,拱手道:“在下程越,王大人、叶先生,久仰大名,极盼一见,今日得偿所愿,不胜荣幸之至,来,快请坐。”

王应麟与叶李暗暗打量了一番程越,只见他果然如传说中的一样,年轻英武,风神如玉,心中都不禁称奇,此人如何做下如此大事,开创了现在的局面?

两人落座,程越不免与他们寒暄片刻,问问近况,聊聊家人。一盏茶后,王应麟从容地道:“草民自在家中闲住,却忽得大都督之请,要草民尽快来临安。草民冒昧,请问大都督要草民来,所为何事?”

程越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反而问道:“不知王大人还记得黄万石吗?”

王应麟微微一怔,道:“草民刚入临安,就听说大都督已将他押到江西去,要在南昌杀了他。此人草民见过几次,却没什么深交,但他官声败坏是确定无疑的,大都督为民作主,江西百姓必定心中感激。”

程越叹了口气道:“原本太皇太后是想让黄万石再回江西的,不过此**乱民间,死有余辜,我只能杀了他。但他有一句话说的对,就是江西的确需要一名有名望的大臣去主持。我派去的昂吉尔虽然也都很能干,但江西缺少一个总揽大局的文官,都是把事情直接报到我这里来,由我亲自处理。现在我在临安,问题不大,但我不能总不离开。而且我离江西太远,就算是特区的总部苏州也离江西太远。所以,我想麻烦王大人去江西,帮我照顾江西的百姓。不知王大人可愿担起这副重担?”

王应麟脸色极为严肃,沉默了半晌道:“如果草民答应大都督,那领的是朝廷的俸禄还是大都督的?”

程越很坦然地道:“江西属特区,大人在那里领的自然是我的俸禄。不过那些也都是百姓的民脂民膏,所以严格地讲,是百姓在养活大人,并不是我的钱粮。”

王应麟眼睛一亮,道:“哦?难道不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吗?”

程越轻轻摆了摆手,道:“那只是分工不同罢了,没有谁比谁高一等这种事情。”

王应麟注视着程越道:“贩夫走卒,大字也不识几个,怎么可以与士大夫等量齐观?”

程越微笑道:“缺一不可,如何不能等量齐观?”

王应麟紧接着马上又问:“如果两相矛盾呢?”

程越也马上回答:“看于国家如何。”

王应麟再道:“如果难以辨明呢?”

程越道:“可以找个地方先试一试,有回馈再调整。”

王应麟霍地站了起来,走到程越身前道:“大都督不怕得罪天下士子吗?”

程越面色平静地道:“虽千万人,吾往矣。”

王应麟大笑,潇洒地一揖,道:“草民王应麟,愿为大都督治理江西。”

程越也大笑,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