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十八章坎坷的道路(1/2)

作者:大东南
可是长孙无忌依然在勤勤恳恳的拦权,打击异己,清除政敌。连梁建芳这样的大将军都被他趁机问罪。

为何?

权力如深海行舟,不进则退。掌舵之人虽力有千钧亦难如履平地,盖天之风,吞舟之鱼,稍有不慎就会席卷而来,轻者木舟摇摆,重者有倾覆之危。

欲保大舟,必乘风波浪,虽风平浪静亦一往无前,切不可贪图美景,稍加松懈。

可是自己的家人呢?躺在祖荫之下沾沾自喜,饱食终日,碌碌无为,不思进取。不知创业之艰难,不思家族之长远。以为今日之家业能得长久之传承,鼠目之光,安能视千里之事!

自己历尽艰难才从感业寺回到宫里,个中滋味不足为外人道也。

陛下恩宠极盛,以陈王李忠为太子才换来朝廷众臣的妥协,自己才被册封为昭仪。

自己的母亲倒是支持自己,到底是血溶于水,不管自己如何她都无条件的赞同,即使舍了命不要也要护自己周全。

两个姐姐也是近些时日才有缓和的征兆,不再对自己冷眼相待。

在她们心里,自己是不守人伦大道的**,该被乱棍打死才对,此刻却被封为昭仪。虽然有意亲近,但是心底的不屑还是让她愤怒不已。

通往权力的道路上本就布满荆棘,鲜血淋漓,没有谁可以轻松的得到。天子如陛下者不是也同样血流满地?

龙子啊,太宗皇帝的几个皇子就没一个简单的。李承乾、李泰、李恪,哪一个不是人中龙凤?

可是皇位只有一个,想要得到又岂是易事?

李承乾最可惜,有一个好母亲,正儿八经的嫡子,又是长子,名正言顺的被太宗皇帝立为太子,满朝文武就没一个反对的。太宗皇帝也很满意,悉心教导,言传身教。

本以为会教出一个英明之主,可惜太宗皇帝太过用力,对李承乾期望太高,导致这个皇帝的好苗子几近发疯,嗜血成性。

位居东宫之时时常命太子六率互相冲杀,名其曰练兵。

都是真刀真枪啊,又不是打突厥,在郊外摆开战阵,杀的你死我活,好好的大唐精卒被李承乾无谓折损,怨声载道。文臣武将义愤填膺,弹劾之声不断。

面对朝廷的质问,李承乾不思悔改,反而不屑一顾,说出技不如人,死有余辜这样的混账话来,伤透了武将的心。

感情死的不是你家的人,武将很想把李承乾揪过来暴打一顿,这话不能说,否则有诅咒李二的嫌疑。

可是道理没错,都是娘生爹养的,就因为你李承乾,白白的死了。如果是死在战阵之上,谁都无话可说,打仗就没有不死人的,说不得谁倒霉,没能熬回来。

但是白白死在你李承乾的手里就太窝囊了,连个军功都没混到,一个敌人也没看到就丢了性命。这种结果无法让人接受。

尤其是武将,虽说见过无数的死人,亲手斩杀的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可是对自己手下的兵卒,他们还是很爱惜的。

一将功成万骨枯,那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果为了打仗,死再多的人他们都能接受。可是想李承乾这样,却有滥杀无辜的嫌疑。

不知悔改的李承乾居然还要效仿太宗皇帝准备造反,逼迫太宗皇帝退位。

该是有多愚蠢才会做出这样的事?

皇帝的位子早晚都是他的,何必要急于一时?他才二十多岁啊,那么心急做什么?

李承乾的权力之路崩塌了,跟随的人被太宗皇帝杀的一个不剩,血流成河。

一个想得到权力,一个要守护权力,虽父子不能相让。

魏王李泰,聪明绝顶的人物,文治武功样样精通,颇有太宗皇帝年轻时的影子。为争太子之位不遗余力,可惜杀心太重,终不被太宗皇帝所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