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九十五章 时过境迁(2/2)

作者:墨燔
们和汉人有什么区别?一点区别都没有。吃一样的食物,读一样的书,能有什么不同。

说起来,人之不同,并不在于出身,而在于文化。

文化能使人强大,也能使人相通。

高炯能站在这里,并不是因为他是鲜卑人,而是因为他是儒家文化的传承者。

没有错,一点都没错。

杨坚是什么人?

以前他是普六茹坚,是一个汉族化的鲜卑贵族,现在他是什么人,是杨坚,是立志成为中华皇帝的……是吧。时代已经不一样了,追求也已经不一样了。

在杨坚登上皇位后,恢复汉家姓氏,标榜自己是汉魏的继承者。

其实在这样的情况下,高炯他是没办法生活下去的。毕竟看杨坚的样子,好像对异族并不怎么感冒。但他留了下来,而且还混得特别好。

杨坚虽然恢复汉家姓氏,也标榜自己是汉魏的继承者,但他并不排斥那些异族。

也没办法排斥,毕竟他的皇后就是鲜卑人,他们两个人也很相爱。

恢复汉姓,标榜汉魏。说到底是出于政治的考虑,是为了区别于之前的周。

周虽然在奉行汉家制度,但为了团结鲜卑贵族,不得不做出妥协。

奉行汉制,那是因为汉制有利于统治。汉家姓氏鲜卑化也是一样。怎么说魏的奔溃就在眼前,谁会真的没脑子,不做出一点改变。赐予汉族的一些高门大族鲜卑姓氏,那是为了团结他们,也是为了安抚鲜卑人。

魏的衰败有很多原因,汉化可能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但也只是一个原因。

高门与寒门不论在哪个时代都是不可调和的矛盾。汉的奔溃就是高门实力做大,朝廷没办法控制。魏说到底也是一样。昔年,魏从平城迁都洛阳。表面上这是一步好棋。平城位于西北边塞,怎么看都不是中国的中心。洛阳就不一样了,所谓四方中央,并不是说说而已。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魏早就不再是区域性政权,而是渴望成为秦汉一样的伟大帝国。

战国时期的秦从栎阳迁都咸阳,当年的魏从平城迁往洛阳,目的都是一样的。

一统中华,成为举世无双的帝王,这样的荣耀谁不想要。

只是魏没有成为秦,而是成为了汉。说到底这是一个时过境迁的事,是一个不合时宜的事。

再者说了魏学的本就不是秦,也不是汉,而是晋。晋的灭亡是因为什么,说白了就是世家大族没办法控制了。

晋会亡,魏就不会了吗?

答案是一定的,会是那样的结局也就不奇怪了。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