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十四章 论语(1/3)

作者:秋霜红蜜
孙乾净了手,小心翼翼地打开包袱,从红色的木匣子里拿出来一本书。看书名是《论语》,这是前两天家中的防卫力量大比的时候获得的奖品。这次大比不但是两支侍从队参与了,刘平用部曲子弟和庄客组建的护卫队和三百奴隶兵也都参与了,这个奖拿的可着实不容易。这本书是蓝色封皮,右边条框里有“论语”两个篆字,条框右下角圆圈里阴印刻着一个“壹”字,说明这书不是全本;书的正下方写着“一品汇书社”五个隶书小字。

翻开书,从书的扉页开始全部使用正楷字体,并印有“一品汇书社”的篆书大印。扉页反面,印有此书的印刷信息:“升平三年四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共五千册。”

翻看着里面清晰的文字,散发出来淡淡的墨香,孙乾不由得沉醉其中。旁边的刘顺之笑道:“阿乾,等你看完了,这本书先借给我读几天。”

孙乾笑道:“想都不要想,你弄脏了怎么办,这可是我们队的荣誉。你要是实在喜欢,自己到一品汇买一本就好了!”

“哎呀呀,你可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这一本书就要一千个钱,哪是我们这等人能买得起的!”刘顺之怒道。

“别急呀,”孙乾笑道,“我想过段时间,人手一本或许不可能,但是至少能达到每个班一本!”

“你怎么知道?”刘顺之不服气地道。

“你想啊,这么一本书,光是校对、印书的成本,就不老少,一千个钱也只是微利。所以咱们家印书恐怕不是为了牟利,而是为了推广这些知识!”孙乾笃定地道。

“从年后开始,小郎君就召集木匠,制作了大量的木模,又请了不少人刻出字来,花费着实不小!印的书确实是咱们正在学习的……”刘顺之也有些懂了。

京口的何铮也拿着一本《论语》在仔细地端详,心中不无震撼。

“听送书来的小子说,此书是采用的活字印刷,印刷速度快,成本低,印刷的质量却比不上雕版印刷。从他送来的《孝经》雕版印刷效果来看,也确实是如此。就像阿全这小子说的,印书的成本是很高,但是比起手抄来却又便宜了不少,也更方便。印书可以很快复制出很多册一模一样的书来!这对于文化的传播实在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想到这里,何铮的心里暖烘烘的。

自从京口的造纸作坊制出合格的纸来之后,刘牢之就订购了大量的纸用于印刷《论语》。第一册刚印出来很快就被抢购一空,第二册又在紧忙的排印当中。刘牢之倒是没有藏私,雕版的《孝经》只印刷了五百五十部,根本就没有发行,就让人把雕版送到了京口何家。随着雕版一起来的,还有五百多枚木字字模,和一个一品汇书社的印书工匠。

“看起来,我们何家的印书作坊也要尽快的开始筹办了!”何铮想着,不由得暗暗感激这个未来的小舅子。何氏造纸作坊前几个月的产量基本都被他买去了。虽然现在总体还尚未盈利,作坊的运转却已经颇为良好。造纸作坊造出的纸,纸面平整,颜色洁白,写起字来凝而不散,慢慢地打出了名头。随着《论语》的畅销,何氏造纸作坊也为千家万户所知晓,已经有外地的商人前来订购了。趁着这个热度,需要抓紧筹措钱财,组建印书工坊。投资造纸作坊的钱还没有收回来,又要集资了,不过有造纸作坊的成功运营,集资应该会顺利不少。

相隔三里地外的刘氏族学里,几个族老看着两摞厚厚的书,惊得目瞪口呆。

“这个刘家大郎还真是舍得下血本!就这样一本《论语》,听说就要一千个钱,这四十本书,整整四万个钱啊!”

“何止这个,听说《孝经》只印刷了五百五十部,叫什么限量版。你看!这每本书上都有编号,这些书在外面可是拿钱都买不到的!”

“哎!两位忒俗气!这书再贵,也是拿来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