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八百六十九章(1/6)

作者:宋默然
第八百六十九章

张浚满怀落寞地离开了行朝,出发回河东。尽管天子并没有由于他“出格”的言行而加以处分,但是他此行并没有收到自己的预期效果。赵谨固然没有处分他,但对秦桧等人也没有任何表现,甚至也没有改良徐卫处境的意思。

而最重要的是,天子也没有采用他的意见,对联金制辽一事并无重新考虑。不过,张德远倒也没有意气消沉,他心里明确,女真人早晚是要动手的。既然朝廷不采用自己的意见,那么退而求其次,只能赶紧回到河东积极筹备,战斗。

他刚走,出使金国的郑仲熊就回到了杭州。此人欣喜地向天子和宰执大臣报告,此行收获极大!金帝完颜亮亲口答应与宋同盟,共同讨伐契丹,并约定玄月举事,由宋军先行宣战,只要西军跟辽军交上手,大金部队立即度过黄河响应。

除此之外,郑仲熊还极力言说女真人之诚意,和金军之雄壮,称在金国西线大同府一带,已经集结了数十万兵,便是大宋不往联合,大金国也要自行讨伐辽国。

赵谨闻讯大喜,但他立即想到了几天前张浚所言。心里头不禁有些迟疑,只因郑仲熊报告的,跟张浚所预感的,几乎没有丝毫差别。女真人果然答应,果然要让宋军先动手,又果然“表现”出极大诚意,甚至于你大宋不动手,我也要动手!这到底是偶合,还是真如张浚所言,是女真人的谋?

秦桧在此时竭力鼓动赵谨,称张浚之言不足采信。他与徐卫是一堂,而徐卫正是当初联辽的积极策划者和有力推动者。现在宋金联手攻辽,便是正式宣告徐卫策略的破产,他当然着急,所认为替徐卫打掩护,不惜夸张其辞,语出惊人。

赵谨固然缺乏魄力,但也不是个傻子,他又单独召见了首相折彦质,问其意见。折彦质实在与张浚意见一致,而且他早就向天子陈述过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但是,天子终极还是听信秦桧等人,向女真派出了使节。假如说现在自己顶风而上,再次向天子进言,建议搁置此事。终极,能否成功是个未知数,毕竟,天子耳根子太软。

就算成功了,也将引起极大的风á。到时与秦桧彻底决裂,势同水火,自己的处境将更加艰巨。更何况,秦桧背后的权势也是极其宏大的。思之再三,折彦质没有作到“敢言直谏”。

就在这种迟疑中,赵谨下达了诏命。秦桧立即飞马传令权川陕宣抚使刘光世拟定作战打算,并集结部队,只等朝廷批复,即行开战!

省札送抵兴元府,已经是八月十一,间隔与金国约定的玄月发兵,时间所剩无几。刘宣抚没料到如此紧急,这时假如他召集诸路大帅到兴元府参加军事会议,显然是来不及的。朝廷还等着作战打算,没奈何,他只能召集宣抚司一班幕僚,以及神武右副军的重要将领,切磋作战打算。

宣抚司的幕僚里,参议军事张庆,一直扮演着徐卫“大管家”的角è,军事成就有限;马扩倒是武举出身,也带过兵,但是长期在分管“外交”工作,也缺乏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刘子羽更是多年在抓财政工作,对军事不甚熟悉;到于吴拱,倒是名将之后,但毕竟还年轻,也缺乏实战经验。

剩下的神武右副军诸将,刘锜李彦仙都皆有良将之才,但是一直以来任职于环庆帅司,没有开阔的视野。至于神武事副军的都统制王彦,他倒是军中宿将,但自打被刘太尉并军之后,就一直心存不满,对开战也持反对态度。

这么一搞,全部作战打算的拟定,重要就得靠刘光世自己了。不过还好,刘光世再怎么不济,他也是出身西军将门,几十年戎马生活也不是白过的,他非常明智地选择辽军萧合达所部盘踞的地区作为进攻方向。

当年萧合达反夏,形势岌岌可危,是徐卫拉他一把。西军的参与使得夏军没能平定这个祸害。后来,徐卫把夏、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