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097 山重水复柳暗花明(2/3)

作者:兜兜不回家
都是胜券在握,加之,国主陛下向来宠信吴王,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断乎不会将皇位传给郑王。”

周嘉敏“哦”了一声,笑道:“你说得的确有几分道理,而且据我猜测,这中间尚且隔着皇后娘娘……”

她的话没有说完,但董安远已经知晓其意,微微点头。

李璟自从迁都后便沉郁成疾,前段时日又一病不起,所以这会子才急急要立储,钟皇后凤体安康,又比李璟年岁略小,自然要比中宗久存矣,若是立了李从善为储,难免失了护庇,总比得上自己的亲生儿子当国主?——光是这层意思,钟皇后断然不会允许立李从善为太子的事情发生。

“我与父亲大人都会上表去,请奏立吴王为太子,这一点你务必放心。”董安远笑道。

周嘉敏笑道:“我有什么不放心的?既然这么着,我先替姐姐与王爷谢谢你与定国公大人了。”

四月中旬,洪州皇宫,明政殿。

周宗、董镜、李牧等人联名上表,陈以利弊,要求李璟立李煜为储君,这正中李璟下怀,当着众臣子的面大声赞好。

却有一人在这档口站了出来,他便是会稽人士、翰林学士、判尚书省、前一任的礼部侍郎钟谟。

钟谟举着笏牌道:“启奏陛下,老臣有本要奏。老臣以为吴王从嘉德轻志懦,又酷信释氏,非人主才,若立吴王为储,势必社稷不安,人心动乱。然郑王从善果敢凝重,虽是庶出,却勤俭克己,礼贤下士,宜为嗣。”

李璟听了这番话当场不悦,一时怒火攻心,竟引发了嗽疾,怫然从朝堂上离开。

太监总管兼内务司礼监潘礼春急忙跟了出去,哀求道:“陛下,您千需注意龙体呀,何须与大臣们一般见识,这个钟大人也真是的,不知主上的心思,不为陛下分忧解难便罢了,何苦来怄陛下!”说完轻轻给李璟抚了抚后背。

李璟怒道:“岂有此理!钟谟小人得志,竟敢诽谤从嘉,诽谤朕之嘉儿!”

事后,李璟便寻了个由头把钟谟贬为国子司业,流放到饶州作司马。

又过几日,钟皇后匆匆从金陵赶到洪州,一来是服侍李璟吃汤就药,二来是特特为了李煜的事情前去。

钟皇后在李璟面前哭了三五次,陈诉自己如今仅存一子,又是最仁善的,若是不立其为储君,将来势必受人欺凌,唯恐下场惨于其诸兄,自己余年也难以为继;又诉说李煜幼年诸般美好,听得那中宗泪水涟涟。

李璟含泪道:“朕向来最疼从嘉,皇后心思朕最明了。朕何尝不想立从嘉为储君?怎奈那般朝臣闹得朕不得安宁。”指着那一摞奏折道:“这诸多奏表,朕不翻阅便知他们说了什么!”

钟皇后拭泪道:“臣妾听闻朝中拥护煜儿之人不在少数,且均是位极人臣者,若说支持从善的虽人数尚可,但真正有权威的朝臣寥寥无几。若论成大事者,煜儿沉稳孝廉,又聪明绝顶,且从嫡从长,当为储君也。”

李璟微微点头。

钟皇后又道:“君为臣纲,不管大臣们如何争斗,徇私也好,为公也罢,最终都由陛下您说了算,陛下何不当机立断呢?”

李煜又是一阵咳嗽,叹道:“朕这次恐怕不能久矣,是该当机立断了。”

钟皇后一阵心疼,唤道:“陛下……不管怎样,臣妾都陪着您,哪怕到了那边,臣妾也绝不让您落了单。”

李璟苦笑道:“你比朕年幼了几岁,又康健,如今国破民弱,你身为一国之母自当协助朕处理好后宫之事,做好应尽的典范;朕若是去了,你当辅助从嘉,他毕竟年幼,朕又一直担忧他与其他孩儿一般,也是福微祚薄之人,南唐的江山交在他手中,朕有些不放心,你怎能不担待一些?”

钟皇后流泪道:“陛下,您莫要多想,您肯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