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二百七十五章 渐觉他乡胜故乡(3/3)

作者:戴小楼
,浙江巡抚危亦。

道理其实很简单,连浙江的百姓都不拥护浙江巡抚,这个巡抚,大约是干不长了。

浙江虽是倭寇重灾区,可通倭的人更多,尤其是做买卖的,你不跟倭人做买卖,算什么合格的买卖人?

至于倭寇犯杭州,火烧雷峰塔……正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我又不是杭州人,雷峰塔又不是我家的。

人之常情罢了。

闲话不提。

话说,康飞和向大爷纠合了建宁程知府老爷,算是一拍即合了。

比起远大的前程,程老爷刚刚查抄木家的银子,就不算什么了。

虽然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可若是能从知府升上去,别说十万,二十万,那也要花出去啊!

故此程老爷把包文卿叫到身边,两人合计。

包文卿这个人颇有想法,既然东翁想升官,这银子么,自然是要花的,之前商人罢行罢市,如今再开行市,大约,这银子要多花出去不少。

即便如此,这也是沾了建宁行都司卞老爷结婚的光,要不是他那位奢遮的三弟小戴老爷掏这一大笔银子,以行都司衙门那穷得要当当的家底子,大约是花不上几个钱的,至于什么流水席云云,更是不要想了。

对于那位小戴老爷的想法,包文卿是颇为激赏的。

用这流水席做鱼饵,实际上干的是花钱买徭役的活计。

古人为什么要读书,要功名,最关键的其实是免徭役,要不然,朝廷每年合理征发你,这免费给公家干活,换谁也不肯啊!

像是什么挖河道,修城墙,那都是征发徭役,把老百姓征来干活,你还得自带干粮,要是你被水淹死了,被石头砸死了,对不起,我表示哀悼,但是,赔偿款就免开尊口……

对于徭役,老百姓是畏如蝎虎,甚至,即便有些清官名臣,想花钱征发,老百姓下意识地也不想去。

万一你不给钱咋办?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在家闲着嗮太阳不好么?

累死累活的不提,这伤了残了,算谁的?

老百姓肚子里面都有一笔账,板板手指头都会算的,不划算,干嘛要去?

但是戴康飞这一招,我这儿山珍海味,大鱼大肉,流水席连轴转,你们来吃……到时候那戴康飞一张嘴,哎呀,我家卞二哥衙门如今驻扎了不少土狼兵,校场太小了,我想把城墙扩大一点。

所谓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即便十个来吃的只有五个肯留下来干活,那也是赚到了,要是知府衙门出通告,哪怕花钱买徭役,大约十个里面也不会来一个人。

故此包文卿大为激赏,就对程老爷说,干,为什么不干,太划算了,花银子能办好的事情,那就是小事情。

末了他反问,东翁,如果这时候朝廷说花二十万,能加佥都御史衔干南京兵部尚书,你干不干?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