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八章 请命(2/3)

作者:唐远
的上奏,两将在报告战绩的同时,也根据当时形势陈述利害:“若潼关出师,有战必败。关城不守,京室有变,天下之乱,何可平之!”

但朝廷依然一再下令哥舒翰出关作战,在朝廷的逼迫下,哥舒翰只能率二十万人马出战!

听了杨国忠这样说,杨晞真的无语感叹,对自己这位老爹心生出一种极端的厌恶,为了自己一己私利,竟然置国家民族大义于不顾,强令哥舒翰出关作战,终导致惨败,给大唐带来了灾难!

如果依着姓子,此时的他很想将杨国忠拎起来,狠狠地揍上一顿解气,甚至一刀杀了而后快。

但他现在不能做这些随姓子的事,他要尽量让自己冷静,只有冷静了才能解决好事!

在将抵达李隆基寝宫时候,杨国忠也和杨晞讲了另外一些事。

在朝廷杀了封常清和高人芝,令哥舒翰到潼关领军后,为防万一,杨国忠在得李隆基同意后,选了三千人在禁苑中训练,命剑南军将李福德、刘光庭等统帅,准备据为已用,以防万一;又招募军士万人驻扎在灞上,由心腹将领杜乾运率领,名义上是防御安禄山叛军,实际上是防备哥舒朝可能的倒戈讨伐他。不过此计却被哥舒翰识破,六月初一,哥舒翰设计杀了杜乾运,将这万人收入麾下。

杨国忠还没将所有事都讲清楚,父子两人已经抵达李隆基的寝宫外,李隆基的心腹宦官高力士亲自将两人迎进了殿内,并小声地告诉杨国忠,皇帝正大怒之中,要他们好生说话!

第一次见到这位传说中对李隆基忠心耿耿的宦官高力士,还得到他的提醒,杨晞竟然对眉目看上去挺慈祥的高力士心生了好感。不过他也知道能混到这个份上的人,什么心态都能遮掩个,什么情况下都能对你流露出善意的笑容。

进入殿中,眼尖的杨晞看到了殿上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正颓然地坐着,手拄着下巴,眼睛闭着,没有一点精气。这肯定就是在历史上声名显赫的唐玄宗李隆基,但没让杨晞觉得有任何皇帝的威严。就在杨晞想将李隆基瞧个仔细之时,杨国忠在走到殿前,没出声就扑通一声跪了下来,连叩了几个响头后对殿上的李隆基请罪道:“陛下,罪臣向你请罪来了,潼关兵败,臣是罪魁祸首,还请陛下责罪!”

杨晞愣了在那里,犹豫着自己要不要跟着下跪。他当然知道自己的父亲下跪请罪了,他也肯定要跟着下跪,但那高傲的姓子及后世记忆中从未向人下跪过的膝盖让他在犹豫,并没马上跟着跪下!

不过他这举动惹来一边侍立的高力士的侧目。

正想不情愿地跟着跪下,被杨国忠举动惊醒的李隆基开口说话了:“杨四郎,扶你爹爹起来吧!”

杨晞大松了口气,马上上前一步,将跪在地上不断叩头请罪的杨国忠搀了起来。

“国忠,不必如此,朕知道你是忠心为朕做事,令哥舒翰率军主动出击是希望早曰平定叛乱!潼关兵败,这并不是你的责任,而是哥舒翰作战不力才导致惨败发生的!”在殿内所有人的意外中,李隆基竟然为杨国忠开脱了,在杨国忠和杨晞愕然抬头中,这位面目憔悴的老头再以沙哑的声音说道:“国忠,今曰朕召你进宫来,并不是要责你之罪的,而是想要问询你主意,要如何应对潼关的惨败!”

在接到潼关兵败后李隆基第一时间召群臣到宫内紧急商量对策,杨国忠是第一个进宫的,就在他刚刚派人去传不到一刻钟就来到了他面前,这让李隆基很是欣慰。

当然他是有责杨国忠罪的打算,只不过如今军情紧急,要处责也要在事后,而不是现在!

何况现在杨国忠是他最能信任的人少数几个人之一!

皇帝没有当殿责罪,这虽然在杨国忠的意料之中,但他还是大大地松了口气,在听了李隆基如此说后,看了身边的杨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