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86章入迷(2/3)

作者:若水亭
后来,九亭小姐就会告诉自己,永远永远不要去相信别人的承诺,所谓的承诺,如果不是从自己手中做出来的,那么就毫无任何的可信度,其实这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九亭小姐的身边。

什么父母朋友也会答应过你的一些事情吧,但是你可曾看见过他们真正的做到了么?虽然都是一些小事情,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没有达成承诺就是没有,谁都没有必要给自己的错误寻找借口,包括九亭小姐自己也不会,因为多年来的生活让她充分的认识到,如果自己不去真正的付出点什么,努力点什么,那么到了最后终将是什么都不得不到的。

有时候仔细的想想,才会发现其实人生的道理原来这样的简单,付出收获,不指望着自己可以付出一百而收获一百,只希望自己可以收获其中的十分之一甚至是百分之一就不错了,当然,也会有无数次以泪洗面的过程,但倘若连这样的体验也没有的话,谁敢说自己就这样的遭遇到了人生呢?

直到有一次,九亭小姐自己也会格外的安慰自己,想道:“后人都说,李白和杜甫是好朋友,但事实上,杜甫却是一个比李白小十一岁的后辈才对,杜甫是在李白死后的第八年,在一艘前往某个小地方寻找工作的破船上被人发现尸体的,根据仅存留下来的资料里面显示,当时杜甫的尸体被人发现的时候,已经是死去多时了,很多人都说因为当时天气寒冷,杜甫衣衫褴褛,是被冻死在船上的,当然了,杜甫那个时候已经五十八岁了,相对于李白死亡的年龄六十一岁相比,也是不相上下的吧。

可五六十岁的年纪放在近千年前的古代,也算是比较长寿的了,想必,李白也好,杜甫也好,都一定是看透了人生百态才这样认真的结束了生命的。

但是,我们都应该知道的是,李白是在生前就出名的,李白家庭富裕,都可以用自己的五花马去随随便便的换酒钱了,而杜甫却是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而流传百世,就从这两点来看,这两人的人生却是完全的不一样呀。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一样的地方,那就是都一样的郁郁寡欢不得志,既没有遇见一个可以真正欣赏自己的明主,也没有一个可以让自己真正安心的地方,想到这儿,反而觉得唐寅,唐伯虎这个同样有着李白一般的风流才子,却也有着杜甫一般的困苦人,倒是很聪明,他竟然可以学着陶潜陶渊明先生一样去建造一个自己的桃花庵,虽然是效仿着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但是总比杜甫的茅屋要好上很多。

只不过,我也真的很难想象甚至完全不敢说自己可以跟杜甫前辈当年写下茅屋这首诗的心情,因为就从现在人的角度去想象,也知道他当时的生活有多惨了。

所以才会在读到杜甫那一句沙暖睡鸳鸯的时候都完全不敢相信他竟然也会写出如此温柔的话来,总觉得他好像是一个被生活所迫且受尽了苦难,历经了千万折磨的一个小老头似的人物,但是到了此刻才明白,他真的并非如此,他也会对生活,甚至是对自己充满了希望的,也是对自己未来的生活抱有一定的美好期待。

我想,这才是我们格外需要学习的地方,那就是无论自己的身上都经历了什么,我们都不可以随便且轻易的就这样说一句放弃的话,我们的确是应该咬牙前行,哪怕未来的经历会让我们痛不欲生,但同样的道理也会同样的存在,我们都需要这样的精神来支撑着才好。

谁都知道,即便是上天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可以去重新的开始,重新的经历一些日子,但是任何的日子里面,也都会隔三差五的遇见一些不好的事情,不是么?

我们谁都没办法一辈子风调雨顺,就连老天爷还时不时的下雨打雷闹脾气呢,更何况是渺小的人类了,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将自己的心情放低,放到了最低处,让自己时刻都处于一种可以不断去努力奋斗的坎坷之上,不然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