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639.睡眠问题(2/2)

作者:晓月柔
而无法深入挖掘信息的内涵,在头脑空闲的时候,这种深入的挖掘工作就开始了,所以人会常常冒出一些与当下时空背景不相干的念头。这种深入挖掘工作在睡眠的时候达到最高效率,此时感官通道都关闭了,脑所需要做的就只是对记忆和知识进行重构。这种挖掘和重构是一种链式反应,只要时间精力允许,就可以连续不断地进行下去,当然这个工作也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而老年人有这么几个特点首先,感官变得不再敏锐,有人研究过,70岁的人眼睛接受到的信息量只相当于16岁的人的一半,这还说是没有什么眼睛疾病的情况下,因此老年人获得的感官信息远远少于年轻人;其次,老年人的知识结构经过较多次重构,已经基本与他的生活方式达到较完美的匹配,对于重构的需要较少;最后,老年人的精力体力不足,不能支持太大深度的挖掘与重构。这就造成了老年人大脑在睡眠时需要进行的工作没有年轻人那么多,因此就不需要太多睡眠。

老年人是不需要那么多睡眠而不是需要睡觉却失眠。所以不会像蓝雪月真正失眠那么难受。当然,这种理论也不是特别权威,对于“老年人睡眠时间短”的说法,还有一些其他的看法。

有人认为,年老了,觉少了,睡眠时间比年轻人短,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老年人睡眠轻,易醒,每次睡眠的时间可能比年轻人要少,但每天总的睡眠时间决不可能比年轻人少。一般老年人晚间9—10点入睡,早晨5—6点起床,每天保证7—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中午饭后亦应安排一个小时的睡眠时间。睡眠同养生的关系也很密切,许多长寿老人睡眠时间都很充足。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蓝雪月也不想和大爷再讨论睡眠问题了,因为时间已经不早了。

蓝雪月笑眯眯的说“大爷,那个广播室里唱歌的老师姓甚名谁?在他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他如此自暴自弃?”

大爷平时喜欢听广播,像《三国演义》《水浒传》都是他重复听了很多次的,所以他喜欢听蓝雪月这种带点“古味”的腔调。

大爷笑着说“那位广播室里的好汉姓赵,名前程,出事前是一位数学老师,今年二十六岁,gh本地人。”

蓝雪月和袁浩一起说“数学老师?那他现在还教课吗?”

大爷笑着看了看超级默契的两个人说“他这种状态怎么教课啊,校长早就不允许他给孩子们上课了,因为他是在编教师,校长又不能开除他,只能把他安排在广播站,这个可有可无的部门。”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