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三十九章:拍卖开始(2/3)

作者:数沙人
的道。  乔家大掌柜乔梁看着争夺的两人,开口道:“八万两!”,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十万两!”范正坐直身子,冷冷的瞥了一眼乔梁。  “十三万两!”曹富贵咬着牙,嘶声喊道。  “十五万两!”  范正直接将价格提到了十五万两。  晋商的其他家族的大掌柜皆是一脸愤恨的看着范正,如果不是这范正和赵文乃是水泥厂的总掌柜,赚了不少银子的话,他能出起这么高的价格吗?  十五万两两股,这可是天价啊。  吕大梁一脸悻悻的看着范正,脸上满是苦涩。  “十五万两,十五万两,还有没有人加价?”刘文众看着众人,朗声喊道。  刘文众目光所视之处,众人皆低下脑袋,不敢对视。  笑话,谁还能出的比范正的高?  大厅中的拍卖会不停的进行着,一个时辰之后,拍卖会终于进行完毕。  刘文众坐在桌子前,在几个跟着他一起来到宣府的管事的协助之下,立名造册。  刘文众将商人们交上来的银票整齐的放进桌子上的盒子里,同时也从桌子旁边的一个盒子里面的取出象征着股份的贴牌,交给他们。  范正接过铁牌,仔细的翻看着。  这铁牌呈长方形,四个角皆是圆弧状,整体是用精钢制成的,外面镀了一层银,整个铁牌呈现银白色,反射着道道寒光。  铁牌上面镌刻着道道复杂的花纹,敲起来有清脆的声音。  这铁牌乃是赵文亲自设计的,运用了后世很多的防伪手段,所以别人仿制起来几乎不可能成功。  铁牌正面写着“宣府镇水泥厂”,背面写着“每块铁牌价值一股”。  刘文众每取出一块铁牌交给商人的时候,还要让他们签一份契约。  契约一式两份,商户一份,赵文一份。  这契约和铁牌乃是股份的双证明。  此次拍卖,范正得到的股份最多,一家占了九股。  而其他的晋商各大家也不过七八股而已。  除过晋商之外,燕赵大地上的商户以及陕西之地的商人们也联合在一起,每家拿下了五股左右。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吕大梁也在其中捞了两股的股份。  这些股份拍卖到最后,还剩下了两三股的股份。  这些股份不是没有人竞拍,而是赵文不想卖出去。  这些股份,赵文打算让刘长富带到京城中,用来打赏宫中的大太监们。  崇祯朝的太监们虽然没有天启朝的权力大,但其势力也不容小觑。  这些没卵子的人在皇帝那边的风凉话的威力可不要太小啊。  有时候,那些文臣在皇帝面前说一百句话也不一定有太监们的一句话好使。尤其是曹化淳王承恩这些从崇祯潜邸出来的老人。  打通他们,让他们在皇帝面前说点好话,以及及时告知朝廷动向。  尤其是当有人告赵文黑状时,就算他们不能阻止赵文,但也能拖延一些时间。  这以上这些对于赵文来说,意义重大。  至于收买文臣,赵文根本就没有想过。  明末的文臣,说实话还不如太监呢。  一个个的贪婪无度,没点屁本事,腔调还高的不行。  对于文臣来说,像赵文这种人,就是一介丘八,一群武夫。在他们的眼里,武夫不管本事多大,功劳多高,也只是一群丘八而已,哪里比得上他们这些报复圣贤书之人?  文臣们从心眼里就瞧不起军人,当初戚继光戚少保南驱倭寇岛,北御鞑靼,可结果呢?在给张居正的文书中,也不得不自称为门下走狗。  功劳如此之大的戚继光都是如此,更何况其他人呢?  收买他们,还不如将银子扔进黄河呢,至少还能听个响。  交给文臣们,连个响声都听不到。  收买太监,最起码他们会对赵文有一定的尊重,而且其作用也要比文臣们大上不少。可文臣呢?不仅不会尊重,说不定还不会给赵文办事。  明末的文臣,那可是什么事都能做出来的。  几天之后,将宣府镇的事情处理完毕之后,赵文带着众人回到了龙门堡。  刘长富等人在宣府镇待了一段时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