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九百一十七章:高考(2/4)

作者:数沙人
在赵文的打算中,以后,京城中的工厂能少就少,除过一些必不可少的工厂之外,其他的那些工厂,能没有就没有。

反正宣镇距离京城并不是很远,工厂放在宣镇也没有什么不合适的。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人口还是有些不足,来自后世的赵文清楚,在工业化的初期,人口是最重要的资源,尤其是技术素质比较高的人口。

可是,赵文手中的劳动力都略显不足,更别说是有技术的高素质人口了。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赵文不得不通过多开办学校来解决这个问题。

赵文在全国各个省份的省会城市,开办了专门培养技术工人的学校以及专门培养科研人才的学校。

因为现在的交通环境已经比大明那个时候好上不知道多少倍,所以,这些学校的招生范围放在了全国。

这些学校的老师都是从大学里面调动过去的,这多么多年了,大学也培养了很多的人才,完全可以满足这些学校。

这些学校的招生方式和大学一样,都是通过考试的方式进行的。

刚开始的时候,这些学校的招生还是学校自己弄的,后来,赵文为了规范化,就将考试统一了起来,放在了六月七八号,和后世的高考时间一样,只不过一个是农历一个是阳历。

科举已经差不多被完全的废掉了,但是,以科举挑选人才的方式却没有废除,而是以高考的形式继承了下来。

全国各个省份当中的这些学校虽然也能培养人才,但是,在百姓的心中,还是位于宣镇的华夏大学最好。

因为这个学校有全国唯一的政科学院,只有考上这个学校,才能正儿八经的步入官场。

官本位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一时半会根本没办法去除,这也导致了,每年的填报志愿的时候,华夏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是最高的。

......

赵文站在宣镇皇宫的城墙上,静静的看着天上的夕阳。

他伸出手,摸了摸自己眼角的皱纹,长出了一口气。

“不知不觉间,我已经老了!”赵文的脸上满是感慨。

“陛下春秋鼎盛,定然能寿比南山!”站在赵文身后的陈东来不知道赵文说的这话是什么意思,但却及时送上了一个马屁。

赵文轻笑道:“长命百岁努努力说不定还可以办到,但是寿比南山的话,实在是太难了,非人力可及也。”

夕阳之下,宣镇街道上的路灯逐渐的亮了起来,下班的人充斥在街道上。

“京城现在重建的怎么样了?”赵文说道。

赵文在拿下京城之后,就开始对京城进行修缮,当赵文决定迁都京城之后,赵文就加大了对京城的修缮。

“回陛下,京城的皇宫部分相对来说倒是好修缮,但是京城毕竟是前明的首都,人口众多,年久失修,一时半会根本就没有办法全部修缮。

京城的内城大体上已经修缮的差不多了,但还是有些不足,至于外城,修缮的实在是不怎么样。工部的施工队已经出现了人手不足的情况,他们不仅要修缮京城,甚至还要修建工厂......”

站在赵文身后陈东来静静的说着现在的各种困难。

赵文静静的听着,没有说话。

赵文知道,现在所遇到的事情非常难以解决,毕竟这是人口短缺的问题,一时半会很难解决的。

虽然赵文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发布了鼓励生育的政策,但是这个政策,想要有显著的效果产生,最起码也要十几年的时间。

现在不是后世,人口数量也不是十几亿,想要用少量的人口,完成大量的事情,还是非常困难的。

赵文在城墙上待了没多长的时间,走了下去,来到了御书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