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一十七章 能够改变国运的羊毛经济 4k(3/4)

作者:卡麦斯
上是高筒皮靴艳羡不已。

华夏国内,因为兵员众多,平坦到每个士兵身上的服装费用没毛子那么高,只能给一些军官配备了呢子大衣。

“郎君,郡主娘娘说了,呢子面料是个新鲜物件,匠人们一时半会还不熟练,再等两个月,您要的大衣和军靴、手套会一起送来。”

王宇也给了上官云灵呢子大衣设计图的,为了适应冬季作战需要,王宇让上官云灵把呢子大衣做的尽可能厚一些,双层面料重叠缝制,达到了足足0.5厘米的厚度,普通士兵的大衣,最内层衬了一层厚厚的麻布,而军官的内衬则是锦缎。这样再配上加绒的长筒军靴和羊皮手套,士兵们冬天的日子就好过多了。

这一次,王宇甚至要求上官云灵把呢子大衣全部染成黑色,这是与宋军红色军服不同的颜色。这种特立独行的行为,自然是因为王宇喜欢黑色,对外则解释说:“黑色耐脏,溅上了敌人的血,干了也看不出来。”

只是这样的话,就让提出质疑的人闭嘴了。

制作费时费力的呢子大衣御寒,而不是直接入草原武士一般弄个简单的羊皮袄,除了源自于前世记忆中的帅气、英武,还有一个就是王宇看到牧民制作皮袄时太过浪费。

一头羊杀掉剥皮,羊肉自然就吃了,可羊毛只能在硝制的皮子上不断的脱落,羊皮袄也会逐渐丧失保暖的公用。而且,除了冬季,其他三个季节,这样的皮袄根本就没法使用,那样会热死。

这是典型的暴殄天物。

……

王宇的计划分成两块,剪羊毛,使用羊毛制作呢子大衣、毛料军服,可以应对北方从春秋冬三个季节。脱毛之后的羊皮,经过鞣制、染色,还可以做成精干皮衣,手套,比起普通麻布服装更保暖,更耐磨。这是常年可以配給军队使用的。

除了军用,皮衣、毛呢、呢子大衣这些还可以广泛进入民用市场。

或许类似后世飞行员皮夹克的样式不会被人们接受,但是中间双排纽扣,如欧洲贵族一般的皮衣,也会让很多宋人青睐。

这样做或许会对目前大宋以麻布、丝绸为主体的纺织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但是,却能让人们在冬天更加保暖,不再出现穿着夹杂了柳絮、芦花的棉衣被冻死的情况。

更何况,当羊毛制品经济发展起来之后,还能改变国运。

那个时候,草原上的牧民不必再去抢劫,可以通过不断的剪羊毛、羊肉制品、奶制品换取自己衣食无忧。能够吃饱肚子,谁还有心思去冒着送命的危险打仗?

都是经济共同体了,纵然辽国皇帝是阿骨打再生,想要掀起两国战争也会被既得利益阶层出卖。

更何况,宋人逐利,当羊毛经济拥有巨大市场份额的时候,民间汇聚起来的海量资本,可以改变朝廷的心意,让腐朽的宋王朝向着草原进发,攫取利润。

王宇研究过宋史,宋朝虽然一直喊着收复燕云十六州,却一直未能落实到行动上,原因很简单,除了恐辽症之外,收复燕云十六州只是精神层面的需求,大宋对北方的商业从未停止过,甚至做得还非常红火,无论是官方的还是民间走私的,这样一来,民众对于收复燕云十六州就没有了迫切的经济需求。套用现代的一句话,没有好处的事,谁愿意干?

现在,有了羊毛制品,一切都将不同了。

云伯是带着百十辆车的物资、补给来的。

这一趟,光是补给物资的采购就花了足足五万两白银,同行的还有200壮丁,他们都是上官云灵、董璇子征募的农家子,是给王宇补充兵员用的,只是,他们现在的身份是珍宝斋雇佣的伙计和护院。

王宇把200壮丁交给张安市安置,张安市已经加入了天道组织,自然知道该怎么让他们在军事训练中接受天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