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十六章 第一桶金(2/3)

作者:卡麦斯
过了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六个步骤之后,方才把正妻娶回家中,越是高门大户,这个流程越长,过程越繁琐。

向王宇那种定亲当天就被人家绑回家的婚姻,在上官文渊等人看来,就是一场连庶民婚礼都算不上的闹剧。否则,就凭萧家是王宇的岳家,上官文渊等人,看在王宇面上也会对萧家高看一眼。

这毕竟是与王宇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妻族。

古人的婚礼,重要程度并非现代人说散就散的婚姻能够比拟的。

两个家族通过一系列繁琐的仪式,让结亲的男女彼此之间紧紧捆绑在一起,这种捆绑不仅仅是个人感情,还有双方亲族、财产,甚至性命、荣辱。

在有连坐制度的年代里,妻族也是诛三族、诛九族中必不可缺少的一项。

既然对方付出如此多,获得也不会少,所以也有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说法,所以,也有无数人会违背自己初心,去徇私照顾家族亲眷。

同样的,作为家中的女主人,一家正妻地位崇高受到法律保护,若男子想要无故休妻,那是要吃板子的。

在现代婚姻中,越来越高的彩礼被人诟病,甚至被人说成是卖女儿,当然这是部分男家的说法,而很多丈母娘则辩解说这是在遵循传统,其实双方说的都不准确。

在古代,两个家族联姻,自然也涉及到了财产交割。

男方在娶亲时肯定是要给女方聘礼的,聘礼的多少就看男方的经济实力了,而女方自然也要给女儿嫁妆,嫁妆的多少,一般都是按照男方两倍来给。

有些女方家庭条件优渥,在女儿出嫁时,拿出九十六抬嫁妆,正可谓是十里红妆。

有些女方家庭条件拮据,也会想方设法给女儿凑些嫁妆出来,否则女方家中遭人耻笑,女子到了夫家也没地位、受虐待,没有话语权。

这里必须强调,女子的嫁妆是属于女子个人的,红楼梦中,贾母动不动就说“从我的嫁妆里拿出赏了……”这就是个鲜明例子,老太太70多岁人了,嫁到贾府60余年,从史家带来的嫁妆也是老太太的私产,也不姓贾。

女子愿意从嫁妆中拿出一些贴补家用,那是情分,女子不愿意,婆家就不能动女子的嫁妆,那是本分。

如果女子被休妻,嫁妆还是要带回娘家的,同样,如果女子死了之后,如果没有亲生儿女,娘家也是可以把嫁妆收回的。

若是婆家想要赖账,对不起,有双方签字认可的嫁妆单子,人家会到衙门告你,而且一告一个准。

这就是古代的婚嫁风俗。

当然如果只要聘礼,却没有嫁妆的,那是纳妾,而不是娶妻。

只是这一点在后世显然已经随着女权革命混淆了,部分女子只要彩礼不提嫁妆,随时准备通过结婚、离婚发家致富也是后世婚姻制度的一种特色。

对此,男同胞们要体谅。毕竟,如果在古代社会找一个对应身份,有很多女子根本连正妻的边都摸不到,还是要做妾的。

回归到王宇这边,身为赘婿,其实可以跟别人家的媳妇类比一下财产收益。

如果王宇是使用萧家资源赚的钱,那么收益自然归萧家所有,至于萧家要不要分给王宇一点,那要看萧家主事者的心情。

反过来,纵然王宇为赘婿,但没有借助萧家任何资源,靠自己的本事赚来的钱,也属于王宇个人资产。

就如红楼梦中,王夫人陪嫁过来的商铺,赚了多少,那都是王夫人自己的贴己钱,跟贾府没关系。

因此,王宇写书,笔墨纸砚都是阳关酒楼提供的,印刷、出版、推广则是上官文渊、文青山两人一手包办,甚至连太上皇刘祁镇打赏,也是通过了上官文渊的渠道。

《射雕》整个创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