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百九十一章 食盐引发的小风波(2/2)

作者:卡麦斯
了,这个损失你来负责?”

盐商们竟然无言以对。

新的产量、新的价格、新的需求之下,食盐市场再一次达到了平衡,皇帝测算之后,发现今年的盐税收入能够达到900万贯,自然也就不再找王宇的麻烦,而民众们也习惯了在做饭时,多撒一把盐,那些发色枯黄的孩子们身体也在快速好转。

盐商的江湖出了些波动,这一次,除了卖咸鱼的珍宝斋、金陵银行体系,金陵甄家、金陵萧家也同样大放异彩,在食盐销售当中获利颇丰。

甄家每售卖一斤食盐的利润只有四文,这是没有办法的事,虽然从盐场拿货价格只有区区的十文钱,但是运输、销售成本显然分摊了利润,总价二十文的情况下,能赚到四文算是不错了。

萧家在萧诗韵的主持下,除了五文钱的纯利,还有了更多的进项。

别看萧诗韵和王宇名为夫妻,萧家和甄家从盐场拿货的价格是一样的,都是十文,没有更多的优惠。

只是萧诗韵更加善于成本控制,因此,比甄家多了一文钱的利润,萧诗韵又别出心裁的把食盐放在丝绸、布匹铺子隔壁来卖,那些买盐的家庭主妇,又拉动了丝绸、布匹的销售。

对此甄家也只有佩服的份儿,他们也是不急的,等适合海运的大船造成之后,直接利用海运,将胶州地区的盐运往江南各处,那时运输成本将降低七成。

为了一斤盐几文钱的利润,商贾会抢破了头?

确实如此。

食盐看着每次吃的很少,其实,也属于大宗商品交易。

根据统计,如果食盐价格合适,一个人一年大概会吃30斤盐,这些盐是在做菜时用掉的,除此之外,人还会在食用点心、卤煮、烧烤时用掉更多的盐。

而大宋有所少人呢?

答案是一亿两千六百万,食盐需求量甚至超过三十亿斤。现在大宋的食盐缺口还差了29亿斤,这个市场远远没有饱和,还有极大的空间。

更何况,除了大宋,其他国家的人同样也要吃盐。。

便是游牧民族赖以称雄的战马,每日在喂养时若是不给草料里加把盐,战马都会乏力。

因此,食盐其实也是一种硬通货,甚至可以与能够打造上等兵器的精铁比肩。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