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25章 死守待援(1/2)

作者:好酒一壶
上峰给了凌奇准将的衔,但给的部队人马却还是那么几个。

这事其实也不赖凌奇,就在竹鼠派人送来情报的同时,还带来了一个消息,那就是上峰想让凌奇带领新组建的队伍前往御敌。

听到这消息,凌奇都不知道是该先生气还是该先骂娘。这简直是在开国际玩笑,虽然说他凌奇带过的队伍,战斗力都有显著提升,但那带的也是百战老兵,加上日积月累的训练才有这样的成绩,现在想派一大堆乌合之众,就想上去跟武装到牙齿的鬼子打阵地战,那跟送人头没有太大的差别。

看来自从老孙离开后,凌奇已经成了某些人上升的绊脚石了,仗都打到这个份了,还想着铲除异己。但命令就是命令,一旦下达,就要执行,凌奇也只能无奈的带着部队迅速到位,只不过婉拒了硬塞过来的乌合之众。

上峰给的命令很简单:坚守武汉的大门,御敌于要冲之外。

看似一则平平无奇的命令,凌奇眼睛都要喷火了。这命令里边可是大有文章,其他人的命令都是御敌于要冲之外,坚守两日便可便宜行事。而凌奇接到的命令则没有时间限制,这就是要求他死守。幸好凌奇也在这个体制内混迹多日,在到达战场的同时,就开始向周边的防御部队借人马,你上峰不是说给了凌奇准将军衔,不是说部队扩编了吗?乌合之众我不要,但兵马还是要的。

于是凌奇就把主意打在了友军的头上,美其名曰借兵,听说凌奇要借人,附近的这些部队是欢天喜地的把一支支的精壮人马给送了过来。

借兵本来是很普通的事情,但在有些人的眼中,凌奇的这种做法跟结党营私没有任何差别。

于是就有人跑委员长面前告了凌奇一个黑状,说凌奇目无纪法,破坏防区布局,这几顶大帽子扣过去,换来的也就是几句无关痛痒的呵斥罢了。

委员长心里十分清楚,兔子急了还咬人,你们这些见不得他人好的家伙,内斗内行,外斗全是渣渣的,如果不是为了所谓了外交,拉国际赞助,我蒋某人好会容许你们胡来?老子已经卖你们一次面子,再卖一次,不是显得我蒋某人忒没有原则立场了?

呵斥的内容也颇为耐人寻味,不可肆意妄为,有急事,需及时上报,死守待援!

看到这则电令,凌奇是一把揉了,搓成长条,丢火堆里化为一缕青烟。

把尖刀机动部队当成阵地防御部队,忍了。当成增援部队,也忍了。但把他们当成消耗品,这有点让人难以容忍了。等增援,等个鬼!仔细一琢磨,就能想通其中的关键,这是要把凌奇的部队当诱饵,把其变成一块散发着浓浓的香味的点心,吸引日军飞蛾扑火般向他杀来倒差不多。

果不其然,就在凌奇率部对田家镇要塞进行加固,日军最精锐,曾在南京犯下累累血案的第6师团就已经大军压境了,可谓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从战斗打响开始,整个战场就笼罩上了一层层红色的血雾,在天空盘绕不息,一旦到太阳落山时,在晚霞的映衬下,恍若修罗地狱。

凌奇部这一坚守,很快就过了半个月左右,每天大战小战不断,有正面硬干,也有小规模渗透的短兵相接。

第6师团的战力是有目共睹的,虽然日军打的有些急躁,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第6师团已经隐隐约约的占据了上峰。

就在凌奇顺利拖住第6师团的同时,白崇禧调部队侧击日军的后方,李品仙兵团开始收复太湖、潜山,一举切断了日军第6师团的陆上补给线和陆上退路,使稻叶处境艰难。

白崇禧抓住机会,指挥28军、84军等部队趁机对第6师团的腹背发起了猛攻,意图全歼曾在南京大屠杀中犯下累累罪行的第6师团,报那一箭之仇。

白崇禧的布局虽然高明,但他还是过分高估了自己的实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