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42、逼仄年代(2/2)

作者:白鹤梁
,建行和农行的领导也看上了,分别跟咱们定制了2000个。”

“好啊!这小众市场也大有可为啊。”

给工商银行定制的这种钱箱子谈不上什么设计,但相关细节还是能彰显刘清涛这个资深裁缝的心思缜密。

箱子内部的尺寸是按照大团结的尺寸设计的。

也就等于说一叠叠的大团结可以整整齐齐摞在里面。

横三竖五一共可以放十五垛。

更神奇的是,箱子内壁上还刻有尺寸。

仅仅看尺寸就能知道箱子里装了多少钱。

箱包厂靠拉杆儿箱打开了市场,又借助辽省台、央视的广告走向了全国。

眼下,全厂已经有五大门类30多种产品了。

有男包、女包、提包、背包、旅行箱、文件包,以及一些小种类的箱包。

像银行等金融部门用的保险箱、照相用的摄影包。

“建国,你不是要给唱片社那伙计寄摄影包吗?你看这个怎么样?给海鸥照相机厂定制的。”

“不错,不错。”

“那我就安排人给他寄过去了啊。”

中华唱片社那个伙计还挺讲信用。

新星演唱会的唱片录制出来以后,他立刻就给寄过来十张。

晚上,童建国把这十张唱片拿回家了。

赵君见了高兴的不得了。

“老公你真好!”

这会儿已经很少有人听唱片了。

实际上,有留声机的家庭也极少。

大多数老百姓都是直接从听收音机的时代过渡到卡式录音机时代的。

童建国上一世的时候,牙根儿就没听过唱片,甚至连磁带都没听几天。

这一世,也是在赵君家才听过唱片和磁带。

在他看来,两者并没有显著区别。

可赵君就认准了唱片音质比磁带好。

哪怕这张新星音乐会现场录制效果比较差。

她也听得如痴如醉。

听着《军港之夜》,她还拉起童建国跳起来。

两人正跳着,就听到一阵“嘎嘎”笑声。

原来,两个小家伙从童车里起来了。

老大站在栏杆儿里使劲摇晃着。

老二也坐在童床里挥舞小手。

老大一岁了零七个月了。

已经会蹒跚学步,会叫爸爸妈妈了。

而且还不闹人,正是招人稀罕的时候。

老二也已经五个月了。

别的孩子都是七坐八爬,他眼下却已经又能坐又能爬了。

安南小腿儿挺有劲儿,把童床推的直摇晃,童建国连忙过来把他抱起来了。

“调皮鬼!”

“爸爸粑粑!”

安南用小手拍打着童建国的脸。

“小坏蛋!”

童建国哄逗安南好一会儿。

直到赵君过来阻止:“别把他逗兴奋了,一会儿不肯睡觉了。”

“是啊。”

童建国又把安南放回童车里,和赵君一起哄两个小家伙睡觉。

眼看两个小家伙重新睡着了。

赵君长出一口气。

“老公,看来再过两年咱们就该出去住咯。”

“是啊。”

赵君家这个日苯房并不算别墅,应该属于一户建或小独栋那种。

格局比较小,整栋楼只有三个卧室。

比较适合两代人居住。

随着两个儿子渐渐长大,童建国和赵君再住在这里就有点逼仄了。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