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45、全票否决(2/2)

作者:白鹤梁
跟家里的两个宝贝儿年龄差距太小也不是无法克服的麻烦。

主要问题在于,领养的孩子她能行吗?

二妹建义就是个鲜明的例子。

建义把人老耿家折腾的啥样子。

管也不是骂也不是。

当然,建义那是半路领养的。

从小领养会不会好点?

童建国不支持,父母又强烈反对,领养的事儿赵君只好作罢了。

随着天气渐渐冷起来,东厂的第一期生产车间已经开始投入使用了。

2300名工人三班倒,源源不断地制作着箱包,送往全国各地。

此时,拉链厂也开始试生产了。

箱包厂一年能生产七八万只箱包,拉链厂要是抱住了这只大腿,也能吃个半饱了。

不过,箱包上用的拉链强度要求较高,拉链厂尚不能满足需要。

“您看,这是咱们眼下生产的几种规格。”

才东亮指着桌上的几款拉链介绍说。

“这么短,是哪里用的啊?”

“裤子、靴子之类的。”

车间里,一台台的排米机和拉头冲压机在高速运转着,工人们在机器前忙碌着。

“咱们的技术在眼下处于什么水平?”

才东亮苦笑一下。

“放到世界来看,相当于五六十年代的水平,全国来看,也只属于中等水平。”

童建国不免失望。

“咱们为什么不往上提拔提拔?”

“咱们刚建厂,如果直接把产能提的很高,就算不引起严重质量问题,也会带来产品积压问题。”

“明白了。”

当初,省市领导要收编童建国的箱包厂,童建国极力扛下来了。

但领导还是下达了一些任务。

箱包厂三年内扩产到5000人大厂。

拉链厂直接干到3000人大厂。

箱包厂好说,本身基础在那里摆着。

拉链厂就不一样了,从零开始。

而且,箱包这种产品面向的是广大消费者市场,可以先生产后推销。

拉链却以厂家为目标销售群体。

比如,各种服装鞋帽厂、各种箱包厂。

必须有的放矢。

好说歹说,省市领导才勉强同意拉链厂一年内扩产到2000人大厂。

“不过,虽然咱们机器设备在全国算一般,但咱们的工艺还是不错的……”

才东亮挺起胸膛。

“嗯,好样的。”

制作拉头的冲压机、生产拉齿的排米机都大同小异。

各个拉链厂比拼的其实是工人的加工、制作能力。

反正这个时期的产品普遍难尽人意。

冷飕飕的大冬天,裤子拉链绷开是常有的事。

连童建国的包包都不例外。

要不他也不会下决心自己生产拉链。

不然就会严重影响自己的品牌形象了。

“什么时候能给咱们箱包厂生产拉链就好了……”

“包包的拉链还好说,箱子的拉链难度有点大。”

“为啥?”

“箱子的拉链得用树脂的,而且得是l型的。”

童建国深以为傲的,最时尚的拉杆儿箱除了里边的口袋衬布用的是拉链,外面用的都是搭扣。

这种结构,密闭性、安全性都差很多。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