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092、全家福(1/2)

作者:白鹤梁
“童总,你不是想在中关村买套宅院吗?”

到了门口,段永平突然说。

“是啊,哪里有卖的?”

“嗯,我知道,离北大东门那边不远就有一处。”

上一世,童建国来过首都两次,到过中关村这边一次。

30年后的模样童建国自然知道。

可眼下的模样童建国却很难对的上了,分不清哪是哪。

什么海龙大厦、鼎好电子商城、方正大厦等等。

跟着段永平、求伯君走了几步,童建国才勉强认出30年后依然会存在的几栋楼了。

那几栋楼都是三层的,灰砖、黑瓦、红色窗格。

楼前还站着持枪的警卫。

这就是当下人说得特楼。

里面住的都是国宝级的专家教授。

而且,这楼看着不起眼,比童建国他们的家属楼高档多了。

大多数住户的面积是100多平米,最大的一套五室一厅。

卫生间也是后世才能见到的干湿分离。

有了这几栋楼当坐标,童建国基本能分清中关村的走向了。

“走!往那边走!”

这回轮到童建国指挥段永平和求伯君了。

过了这几栋特楼再往北走是一片一片的庄稼地。

地里翻涌着绿油油的小麦,就像一大片大草甸子。

让人忍不住想上去打滚儿。

真好啊!

童建国这会儿真希望中关村就保持现状,不再向周边发展。

这就是所谓的岁月静好吧。

岁月静止凝固了,就觉得美好。

可社会总是要发展的嘛。

穿过麦田就能看到一片平房。

这片平房参差不齐。

有的破败如贫民窟一般,有的深宅大院,就像大户人家。

“这个地点是不是偏了点?”

一边走着,段永平一边说。

童建国看一看手表:“从严老师他们那里走过来才用了十五分钟,这还算偏啊。”

“嗯,我也觉得还可以,骑自行车的话更快。”

这一片平房区大多是农家房,还有一些是城镇非农户的自建房。

段永平说得准备卖的那套宅院就在农田边。

有五六百平米,院子里的房子略显破败。

但这也无所谓了,童建国对他的房子又不感兴趣。

“不错啊,我就喜欢这位置,对面就能看到北大。”

“是啊,从那条小路过去,到北大也要不了十分钟。”

“嗯,就它了。”

“这家要6000块钱呢,还不让还价。”

“行啊,咱买台电脑都5万,6000算啥?走!进去看看。”

童建国就喜欢这种一口价的。

讨价还价累不累啊,你来我往的。

这个小院正好可以建一栋三层的小楼。

就模仿中关村特楼的外形建造。

灰砖黑瓦红窗格。

就当做一个研究所,段永平、求伯君他们在这里研究软硬件。

保不齐一不留神咱就成了中关村教父了呢。

回到蓝城,童建国把西单商场设企业专柜的事跟大家汇报了一下。

刘清涛、高岩他们几个都觉得不错。

“只要管理费不太离谱,就当租柜台了嘛。”

“应该不会太离谱。”

这会儿的商场还没学会向企业出租柜台的把戏。

管理费也就意思一下而已。

能在西单商场设立专柜也算是投石问路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