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12、破冰者(2/2)

作者:白鹤梁


“那你要多少?”

“怎么得100万!”

“财迷!这可是你说的啊!”

童建国开办了这么多企业,却并没实现财务自由。

眼下是飞速发展的时代,100万看着很吓人,但要不了多久就不值一提了。

这段时间有个叫朱晓琳的歌手很红,她跟首都的程琳并称为南朱北程。

两个人一个嗓音高亢,一个嗓音婉转。

程琳唱了首《妈妈的吻》没引起多大反响,朱晓琳拿过来唱了一下,便一炮打响,大街小巷都开始传唱。

朱晓琳的妈妈领着她四处演出之际,他们就立下一个宏大理想——赚它100万。

没过几年,朱晓琳便实现了这个理想。

但她也很快泯然众人矣。

她手里的100万也变得平庸。

实际上童建国眼下几乎没有买不起的东西。

实在不行,还可以以单位的名义购买。

唯独有钱也买不到的是楼房。

小杂院、自建房这种倒也能找到,一两千块钱就能买到不错的。

可这会儿市政不发达,住平房有诸多不便。

最不方便的是上厕所。

不论城里还是乡下,你要么用自己的旱厕所,要么用外面的公共厕所。

近几年,童建国和厂子里的小伙伴们率先住上了楼房,而且自己鼓捣鼓捣,愣是把60多平米的房子还弄出四室一厅。

住倒是够住了,生活还是有点狼狈。

尤其随着孩子们渐渐大以后。

最要命的还是厕所。

一大早起来,不是这个拉了,就是那个尿了。

童建国在家还行,不在家的时候真能把赵君累得晕头转向。

可没办法,眼下没有商品房。

单位分房子你也不能弄得逼格太高了。

但凡事皆有例外。

早在1980年,伟大设计师就提出住房改革要走上商品化的道路。

可惜下面的人胆子太小,不敢试点。

直到1981年,深镇的一位房管局长才大胆试水,推出了商品房——东湖丽苑小区。

每平米2730港元,深镇当地居民买房九五折。

虽然没有房本,只有发票,但前来购买的人还是趋之若鹜,最后不得不摇号中签。

眼下,全国第二批商品房又要诞生了。

这就是首都的方庄商品房。

目前,方庄小区已经开始动工了,到1986年就可以正式开始售卖。

啥叫改革,改革就是敢为天下先,条件不成熟就创造条件。

股份制眼下还没正式实施呢,不一样有咱红星股份有限公司率先试水。

“老婆!两年之内我就让你住上有两个卫生间的大房子!”

“哼!吹牛!”

“你再说!你再说!我让你东风破菊花残!”

“坏人!欺负人……”

第二天,童建国就来找东风建筑队的老朋友郭子。

“郭子!咱们一起开公司,怎么样?”

“好啊!我早等着这一天了!”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