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38、气势这块儿咱从来没输过(2/2)

作者:白鹤梁

梁晓声微微脸红了。

他们这些知识分子面子薄,你要是不主动提钱的话,他们心里保不齐得怎么嘀咕呢。

“钱也很重要嘛,研究导弹的还没卖茶叶蛋的挣得多,你说那叫什么事儿啊。”

“是啊,现在社会就好了那些做买卖的了……”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像您这么好的手艺,挣点钱也是应该的。”

“可我虽然顶着名是北影厂的编剧,但其实就是写写,还没写过电视剧。”

“没跟您说嘛,就写写故事大纲。电视剧最重要的其实是人物和故事,剧本并不难。”

“您真挺懂的。”

“是吧?咱们两个老知青一块儿干吧!”

“……”

“您知道方庄吧?”

“知道。”

“那边正在盖商品楼呢,估计明年就开卖了。”

“听说得千八百块钱一平呢。”

“是啊,咱哥俩好好干,争取来年自己买套大点的房子。”

“唉,哪那么容易。”

“其实也没那么难。这个30集电视剧要是播放效果好的话,咱接着再写知青回城的生活,就等于两个七年。”

“您还别说,我这段时间还真在构思知青回城后的,名字我都想好了,叫雪城。以我们哈尔宾市为背景。”

“您看,我没说错吧,干它一年,在方庄买房!”

梁晓声虽然还没松口,但情绪显然已经被童建国鼓动起来了。

童建国继续再添一把火:“咱们舞文弄墨,创作精神食粮的人就不该受穷!想当年,人家鲁迅一个月工资400大洋,一年下来就能在首都买一套500平米的大院子!”

“是啊!奶奶的!咱眼下还跟不上民国,工资太低了,买点猪头肉都舍不得……”

“来嘛!咱哥俩一块儿干!”

“好!我这几天就开始写!”

梁晓声虽是性情中人,但也是有个性的人。

而且,他的创作更倾向于个人表达,矛盾冲突不太足。

在电视剧创作中,这是大忌。

相对来说,蒋子龙写东西干货更多,更侧重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所以,等梁晓声把人物、故事大纲弄出来后,再磨合修改一下,就得交给蒋子龙了。

让蒋子龙找三个文艺青年,关小黑屋里,一人10集鼓捣着,蒋子龙在一旁把关、掌握节奏。

由此一来,童建国就将开启电视剧流水线作业的先例了。

离开首都前,童建国又到西三旗这边看看段永平他们工厂的情况。

顺便也打听打听薛宝宏儿子的情况。

“嗯,他干的挺好的,大家都挺喜欢他,有个老娘们儿还想给他介绍对象呢。”

“哦,哪里的?”

“冀省的,说是二十五六岁,腿有点跛。”

“我跟薛宝宏说说,要是人不错,心眼儿好使的话,应该可以啊。”

这会儿,外省残疾人找首都一个弱智其实并不亏。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