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13、体制内外(2/2)

作者:白鹤梁


无奈大勇生性保守,死守着铁饭碗不肯放,童建国只好让他当了金川新能源的总经理。

为了贴补他,特地把他老婆弄到红星集团来。

可金川新能源的其他人,童建国就帮不上忙了。

童建军跟大勇说明了一下情况后,大勇抓紧时间召开了全体职工大会,把利害关系跟大家说明,让爱骑摩托的老少爷们儿当心点。

童建国的另一个老朋友崔新就比大勇爽快多了。

电视台要处分他,他就干脆扔掉了铁饭碗。

其实,两边跨着崔新还挺吃亏的。

他身为电视台的员工,活儿没少干,却不能像童建国麾下员工那么大把拿钱。

辞掉电视台的工作就省事多了。

整个蓝都文化公司他必然工资最高,奖金最多。

《瓜棚柳巷》后期制作完成,年底前就能播出了。

加上年初播放的《知青》,这一年他就等于干了两部大戏。

等春节前发年终奖的时候,崔新怎么也能弄个十万八万的。

《知青之雪城》这会儿也进入后期制作之中了。

估计来年春天就能播出。

不过,来年恐怕就没法像今年这样密集地上戏了。

因为电视剧《济公新传》的剧本眼下还没完成,最早也得来年春天开机。

《济公新传》因为是神魔剧,后期制作周期必然会漫长一些,来年想播出基本无望了。

童建国另外抓的一个剧是电影《李香兰》。

这更得从长计议了,它是李翰祥的养老封箱之作,必须慢工出细活,就奔着到国际上拿大奖。

全部完成都有可能用上两三年时间。

“建国,旅大电视台这边也准备启动一个项目。”

“什么题材?”

“农村题材。”

“这个……”

这会儿电视机在城里各家各户已经普及了。

生活条件好点的都上彩电了,农村的黑白电视却连一半都没普及。

农村题材的电视剧会有市场吗?

“建国你是不是觉得农村题材不行啊?”

“电视剧名字起好了吗?”

“起好了,叫篱笆女人和狗。”

“听着有点耳熟,星星还是那颗星星啊,月亮还是那个月亮……”

“这是什么歌?”

“哈哈,我也不知道,这个项目可以,他们缺多少钱咱们就给他投多少。”

“好!其实也花不了多少。”

隔一天,童建国又过来时,蒋子龙也跑过来了。

“老哥,是李香兰那边的事儿吧?”

“是啊。”

“啥大不了的,打个电话就行了嘛。让你大老远跑一趟。”

“嗯,我觉得挺重要的。”

原来,蒋子龙和李碧华他们几个编剧把剧本大纲敲定下来以后,又觉得这个电影的篇幅太长了。

一番取舍消减之后重新确立了框架。

但大家又觉得李香兰的很多真实经历不能都用上有有点可惜。

李香兰在国内的这段经历可以用两个“三”来概括。

中日俄三国文化背景。

三个男人的三段感情纠葛。

“我们想来想去,就觉得我们干脆在拍电影的同时,再一起套拍一部电视连续剧。”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