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20、谁赞成谁反对(1/2)

作者:白鹤梁
在童家院门外,童建国刚把车停稳,姜卫就抱着孩子凑过来:“童哥!”

“大卫,今天休息啊?”

“是啊,都快发不出工资了,不休息咋地。”

童建国发达以后,对街坊邻居还是相当照顾的。

除了大勇、大老黑、老龚家,其他的关系不太亲近的基本也有求必应。

最不济也能让他们当个普工、青工啥的。

童建国两大集团的青工、普工待遇比公检法还高,大家当然巴不得了。

不过,很多已经有工作的,童建国一般就管不了了,除非他们铁了心要辞职过来,但这种还是比较少的。

一来童建国的企业一般不招收在职人员。

需要从头培训,还不怎么听话,何必惹那个麻烦。

二来,这年月大多数人都像大勇一样,不到万不得已不愿辞掉工作。

姜卫就是这种街坊。

他父母都在皮革厂上班,他也早早接母亲的班儿,躲过了上山下乡,比大多数同龄人都过得舒坦。

而且,当年皮革厂可是有油水的单位。

公检法、医院银行学校、工商税务等等都比不了他们。

因为皮革厂经常会给工人分一些皮革加工剩下的边角余料,拿回家来熬猪油,当地人尊称这种油为大油。

这年月,物质丰盛的标准就是油水充足。

审美的标准就是肥头大耳、大腹便便。

女孩儿找对象先看对方有没有肚子。

嗯,有芝麻肚子,家里肯定有油水,值得嫁!

在别的城市,这种现象依然普遍,但蓝城市已经有些许变化了。

经济状况变了,审美也变了。

皮革厂再也不像以前那么吃香喝辣了,甚至连工资都常常发不起。

姜家姐弟三人,大女姜红,是个聋哑人,在福利厂上班。

姜卫是老二,他下面还有个弟弟姜兵。

姜兵前两年中学毕业,童建国给他安排到红星集团上班了。

姜卫这种就没办法了,都上班这么多年了。

姜卫比童建国小七八岁,结婚不太早,生孩子也比较晚。

两口子都在皮革厂上班,生活难免有点窘迫。

“童哥,你们集团什么时候把我们厂子收了啊。”

“这是领导们的事儿,咱们老百姓管不了。”

“唉……”

“你媳妇还在皮革厂上班啊?”

“是啊。”

“我这里红星集团、益新集团她随便挑,要是她愿意过来,我就给人事打个招呼。”

“谢谢童哥!”姜卫惊喜万分。

这些年来,蓝城的很多企业都江河日下、入不敷出。

但他们绝大多数都不是童建国两大集团造成的。

比如像重型机械厂、农机厂、仪器仪表厂、国棉、红棉等等,都跟经济转型有很大关系。

甚至有些企业在两大集团带动下,还咸鱼翻身了。

比如像童华章所在的工艺美术厂。

本来就是个两三百人的大集体企业。

靠给玻璃磨花、生产工艺品维持生计。

以前一直半死不活的,随着童建国两大集团的发展,它背靠大树好乘凉,给两大集团打一打下手,也渐渐繁荣起来。

童华章眼下已经55岁了,干的还挺带劲,不愿意提前退休。

二月刚过,一家人聚到一起商议童建军女儿满月的事。

喜得千金,满月、百天都少不了的。

这些年,童家第三代都是这么办的,要是一个没办反而奇怪。

全家人都没异议,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