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22、没收作案工具(2/2)

作者:白鹤梁
乖巧的孩子。

不知咋地,就好上了这个,隔三差五就犯病。

这下好了,最起码要在牢里待上十年八年,老婆孩子也多半成别人的了,让别人看个够。

春节过后,《济公新传》开机了。

就跟那八集《济公》一样,也是在苏杭一带拍摄。

还是吴侬软语、南方水乡那种味道。

只是增加了飞来飞去、变幻莫测的神魔元素。

童建国过来参观时,杭城电视台的有关领导还特地陪着童建国四下转了转。

什么苏州杭州,钱塘江、乌篷船的。

等回到上塰时,李翰祥也赶来了,打算为《李香兰》勘景。

李香兰也跟着他一起过来了。

李香兰生在东北,并在东北渡过了愉快的少女时光。

上次到首都时,她也特地到东北各地转了转。

在上塰这边,李香兰渡过了她人生的青壮年时光,凝聚了她一生都魂牵梦绕的喜乐哀愁。

所以,她一直迟迟不敢回来。

直到李翰祥回来勘景了,她才跟着回来。

此时,昔日的好友很多都已经不在人世了。

比如像周旋,还有刚刚去世的王人美。

但有几个依然健在,依然留在上塰。

李香兰刚到,上塰台的领导就陪着刘琼前来接见她。

刘琼比李香兰大几岁,进入上塰演艺圈也比她早,算的上是前辈了。

不过,他们也只是点头之交。

真正让李香兰魂牵梦绕的是另一位前辈黎锦光。

“刘大哥!黎老师!”

李香兰激动的热泪盈眶。

“小兰啊!这些年你一定吃了不少苦吧?”

“其实……还好。”

真正吃苦的是两位前辈。

黎锦光是《夜来香》、《采槟榔》这些靡靡之音的作者,不收拾他收拾谁。

那些年的运动中,自然少不了他。

1970年,他被勒令退休。直到1985年,又被返聘回中华唱片总社上塰分社。

当年,李香兰对黎锦光一见倾心,无奈黎锦光已有妻室,二人只能抱憾终生。

他们故友寒暄一会儿后,童建国和李翰祥也过来跟他们客套一番。

李翰祥说:“黎老师,我们的电影电视剧中都会涉及到您,会有些虚构的成份。当然,绝不会丑话。”

“哈哈哈哈!艺术源于生活但要高于生活。你们不必戴着镣铐跳舞!”

李翰祥勘景一番后不甚满意。

建国后,上塰还是有很大变化,完全还原老上塰的原貌有些困难。

“实在不行我就得回香港拍摄了……”

“那多可惜啊!”

上塰台的领导有些失望。

毕竟,文化交流活动也算是政绩。

再说,在香港拍戏成本肯定会增高。

别的不说,香港一个群演一天的工钱就不少于100元。

而大陆的群演是免费的。

随便从部队、工厂、学校就能拉来一堆人。

刘琼说:“要不在我们上塰周边再看看?”

上塰台的领导也随声附和:“是啊,是啊,地貌都差不多。”

“可老上塰的那种城市感,这周边能找到吗?”

“这个……”

童建国一拍脑门儿:“干脆!咱们就自己造一个老上塰!”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