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十三章 后知后觉 二(2/3)

作者:杯中囚
下来的时候还更有气势些。除非……”

“除非山顶上只有一个人。”任舟接口说道,“而如果真的是游击将军派出来的人,无论是为了威慑还是为了杀伤,都不会只派出一个人、扔下一块石头。”

“那他为什么不干脆多扔两块下来?”

“因为中间有间隙,不就很容易被瞧出破绽了么?”任舟侧过头,白了刘佩琼一眼,“一块一块地往下扔,不就明摆着告诉别人,山上只有一个人了?”

“嘁,那你们现在不也看出破绽了么?”刘佩琼不服气地反诘。

“现在知道也已经晚了,对方的目的已然达到。”任舟轻轻地抚摸着嘴巴,“当时的所有人都以为傅游击已在山上布兵,将要大举进攻,正和那信使所说的话相符。”

“所以项将军才匆忙交出了张一尘……”蒋涵洋说到一半,忽然拧起了眉毛,“不对啊,傅游击既然有大军在手,又何必弄这些玄乎套呢?”

“那或许是因为,傅游击根本没有派兵参与此事。”任舟顿了顿,“起码没有派出大军来。”

“什么意思?”

“给你讲个故事吧。”把事情想通了以后,任舟忽然轻松了下来,嘴角也挂着笑意,“据传闻,前朝曾有一名书生带着爱妾到此处游览。这位书生风流倜傥、智略不俗,他的爱妾当然也很不一般,非但容貌过人,而且诗词歌赋无有不通,因此最得书生宠爱。但是在游览时,这位爱妾却叫盘踞在洞庭湖中的强盗劫去了。那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当时不能阻拦,只能任其施为。”

“这书生未免也太窝囊了。”刘佩琼嘟起了嘴,好像对那位书生的反应颇为不满。

“其时势比人强,书生也没有办法。不过,在回了岳阳以后,他便贴出榜去,悬赏先前劫走他爱妾之人——就算不能将其捉拿,只要能说出其姓名来历,便可得赏钱。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他很快便打听清楚了那伙人正是盘踞于洞庭湖中,势力最盛的一伙人,号为‘柯陈’……”

听到这个名号,蒋涵洋与刘佩琼均是一笑。见褚师泉面露茫然,刘佩琼便代为解释道:“北方俚语,‘磕碜’就是丑的意思,想必这些人是貌不惊人得很。”

任舟无奈地摇了摇头:“此‘柯陈’非彼‘磕碜’,是陈友谅后代子孙打出的旗号。当年在这洞庭湖上的威势,与如今的项将军也差不多。因此,书生将此事报官以后,老爷们担心激起柯陈的反抗,均是推辞不管,反而劝这位书生不要莽撞。”

“啊?那怎么办?”刘佩琼的眉头一蹙。

“我已说了,这书生智略不俗。在已知不可强攻的情况下,他便设计智取。凭着与官老爷的交情,他借来一艘楼船、两只哨船,以及伞盖、旌旗、冠服等,还有两位官老爷家的下人,此外,又雇了不少民夫,请了一个戏班。凭着这些,他诈作新任游击将军出巡的样子,一路上敲锣打鼓、沿湖岸巡游,沿途与百姓、匪徒各有交往,最终到了柯陈的水寨前,命官老爷家的两位小厮去报信。”

“正像是现在的项将军与傅游击交情匪浅一样,柯陈中人也与官老爷颇有来往。因此,见了两个小厮以后,不疑有他,急忙请这位书生进了寨子,并且由三位首领轮番做东,连摆了三天的宴席,以示尊重。”

刘佩琼猜测道:“然后书生趁他们不备,就把他的爱妾救走了?”

“哪有那么容易,要是书生真这么干了,恐怕连寨子都出不去。”任舟摇了摇头,“等到第四天的时候,又一齐请那书生吃了一顿酒席,才把他送回到船上。趁此机会,书生说出些‘来而不往非礼也’的道理,要回请三人。一开始,三人还有心推拒,但架不住书生再三劝说,又觉得与书生已有些交情了,就答应下来了。”

“书生对此早有准备,在宴席上请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