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6章天下英豪尽入吾彀中(2/2)

作者:炳哥198
,举子们陆续走出皇宫,他们已经完成了考试,至于结果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他们中相熟的人三三俩俩走在一起,小声说着这次的科考,既为成绩担忧,也有点小兴奋,哪怕过不了此次殿试,也能回乡到当地做个文书小吏,最不济也得了许多福利,下次再考便是。

至于恢复故国?那是什么?已经过去了许久的事,总想着那些没用的干嘛?着眼当下不好吗?

……………………………………

此次殿试只是过了十天,便出了成绩放出皇榜,接下来便是在新进状元的带领下,上榜的进士们进宫面见始皇帝陛下,谢恩、跨马游街。

再选择去向:可以进入各中央衙门观政学习一年,再行分配去留;或可以直接申请去往地方担任一县之长等等数种选择。

随着轰轰烈烈的第一次科举落幕,新鲜出炉的数千名秀才、数百举人、百十位进士们奔向天下各郡,补充帝国各阶层新鲜血液。

秦帝国的子民们对于子女读书愈发重视起来,第一次万民心向朝廷,他们都知道,读书能出人头地,改变自身命运,辉煌腾达、出相为将不在话下。

现在的日子比起以前好太多,没有战乱,没有饥荒,还能通过科举改变命运而不像以前,只能通过战功升爵,对于普通人而言,拿命去拼前程不如读书考科举来得安全、安心。

………………………………………………

周而复始,光阴轮转,自来时而来,奔去时而去……

始皇纪元二年、始皇三年……

帝国进入休养生息阶段,至于偶有六国遗民不甘国灭造成,不过是癣疥之疾,反手可灭。

诸子百家中试探性的选派了一些弟子们参与科举后,发现果然被秦皇一视同仁,并无二致,他们瞬间活跃了起来。

如儒家的伏念等人,他们希望通过参与朝政,而使秦皇接受他们的儒家理念,却不知嬴政早已通过时间长河得知儒家虽然善于辅佐君王管理国家,却也消磨万民血性,加以奴性,此不为也!

如农家的田言、陈胜等人,他们希望能获得更大的话语权,更好地推行农家“劝课农桑”这一理念,却被秦皇接受。

如墨家,理念虽不被接受,但是他们善于制造,也被朝中上下接受。

如医家,天下人都欢迎。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