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47章 正宗火锅(1/2)

作者:骤醒惊珏
他们来到了这个火锅店,在全国来说都算是比较出名的连锁店了——小龙坎火锅。

王凯他们运气很好,来的时候还没到饭点最热闹的时间,正好还剩下两张空位子。他俩之间就定下了一张鲜点的菜和锅底等着张凤芝的到来。

王凯这个时候就有一些佩服自己为了丈母娘的老谋深算了。这应该将是他在成都生活了这么多年的生活经验。要知道火锅可是成都人的灵魂,在其他地方你肯定看不到,有谁会如此频繁的到火锅店吃火锅,但是在成都一周吃个三四次,对于这里的本地人来说,那简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所以这里的火锅店,尤其是小龙坎这么出名的火锅店,每天来的人都不可能少了。

如果他们先回家跟张丰智汇合再一起过来的话,那肯定会错过最早的一批用餐的时间来到这边就需要排队了。

哪怕是在他们来之前,只要再来上两桌人,他们就需要在这里排队等着别人吃完了,他们才有位子进去。

来成都吃火锅,在菜单上你都看不到清汤的锅底。王凯进门就看到了门口大大的红字牌子。

上面鲜明的写着:本店不提供清汤锅底,微辣是我们最后的底线。

幸好王凯还是可以吃辣的人,在征求了陆文婷的意见后,两个人点了一份中辣的锅底。

这里的中辣和在外地吃饭的时候,点的中辣的锅底根本就不是同一个样子的。外地正常火锅店里的钟老放到这里最多只能算是微辣而微辣显然就变成了约等于清汤。

就他们点的这一份锅底在外地算作变态,那可能有些夸张,但是要说适合外地的中啦,没有区别,那是一点也不夸张的。

在王凯他们给张芳芝打电话后不久,张芳芝也已经出发了。所以他们赶到的时间基本不差多少,汪凯他们刚把菜给点好,然后放着就已经过来了。

众所周知,火锅最重要的除了汤底之外还有蘸料。在华夏国内各地吃火锅习惯的蘸料也都有所不同。

像是京城的涮羊肉锅,最常见的就是芝麻酱,王凯曾经碰到过一个精神的朋友,他带着王凯一起去吃涮锅的时候,调料碗里就是满满的一碟芝麻酱。

芝麻酱可以说是经常放锅里的灵魂,王凯还从未在什么地方见过,有人对芝麻酱这么的重视,在京城的王府井大街上,还经营着改革开放初期的粮油店,那里最出名的就是由店铺自己调制的,芝麻酱各种各样不同的芝麻酱,每天来购买的人络绎不绝。

而王凯他的家乡那边吃火锅战略里用的比较多的是辣椒酱和海鲜酱加上酱油这样的配方,中间再加上一些想要吃的花生碎之类的东西。反正就是突出一个辣和咸。

而在成都这边吃火锅就不同,可能因为锅底的辣味酱已经够了,这边人吃火锅的时候很少在在蘸料中加过多的辣椒,基本上都是葱蒜加上一点香油。

据王凯所知,这也和他们吃火锅的时候锅底比较辣有关,众所周知,经常吃辣的东西容易引起肠胃不适,更别说像是成都这边的人一周三次吃火锅了。

这边的人可以这样的吃火锅,据说和这样的蘸料有很大的关系。听说是用这种方法调出来的酱料来吃火锅之后会比较没那么容易得上火,另一个是大量的蒜也可以起到保护肠胃的作用。

也不管这其中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反证这边的人是这么确信的,王凯也就入乡随俗了。

在成都的火锅里还有一个比较精髓的东西,就是毛肚,据说用毛肚涮火锅的起源也是在成都。

说实话,王凯吃过的各类涮锅其实不少,在她所有吃过的涮锅中,让他印象中对于蒜煮的时间比较严苛的,就是潮汕牛肉锅。

潮汕牛肉锅上菜的时候,会在每个不同部位的牛肉上放上一个吊牌提醒你,该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