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百四十四章 舍利子之光(2/2)

作者:识途老马
只有半个时辰,我们走吧,人家已经赶过我们一次了。”

第二天吃过早饭,王小刀一行赶着马车直奔云岗石窟。

云岗石窟位于平城西郊的武周山南麓,是中原最大的石窟,从北魏文成帝时开始开凿,一直延续到孝明帝时期。据《魏书·释老志》(卷114)记载:“和平初,师贤卒。昙曜代之,更名沙门统。初,昙曜于复法之明年,自中山被命赴京,值帝出,见于路,御马前衔曜衣,时人以为马识善人,帝后奉以师礼。昙曜白帝,於京城西武州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文中所述即是第十六至二十窟。帝王象征的昙曜五窟,平面为马蹄形,穹隆顶,外壁满雕千佛。主要造像为三世佛,佛像高大,面相丰圆,高鼻深目,双肩齐挺,显示出一种劲健、浑厚、质朴的造像作风。其雕刻技艺继承并发展了汉代的优秀传统,吸收并融合了古印度犍陀罗、秣菟罗艺术的精华,创造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北魏孝文帝时期,是石窟开凿的鼎盛时期,第1、2窟,第5、6窟,第7、8窟,第9、10窟,第11、12、13窟以及未完工的第3窟都是这个时期开凿的,这一时期的洞窟平面多呈方形或长方形,有的洞窟雕中心塔柱,或具前后室,壁面布局上下重层,左右分段,窟顶多有平棊藻井。造像题材内容多样化,突出了释迦、弥勒佛的地位,流行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出现了护法天神、伎乐天、供养人行列以及佛本行、本生、因缘和维摩诘故事等。佛像面相丰圆适中,特别是褒衣博带式的佛像盛行,出现了许多新的题材和造像组合,侧重于护法形象和各种装饰。

北魏迁都后,皇家大规模的石窟开凿宣告结束,但平城的达官显贵以及信徒邑人接着开凿了大量的中小型洞窟,洞窟大多以单窟形式出现,不再成组。造像题材多为释迦多宝或上为弥勒,下为释迦。佛像和菩萨面形消瘦、长颈、肩窄且下削。

王小刀等人远远便看到逶迤的武周山脉,在破败的云岗寺庙外下了车,沿着破损的石板路,走向开凿在山崖壁上的石窟。

“师弟,我看书上说,在西域那里也有一处石窟,可惜咱们两次去西域都没有能够看到。”

“师兄,咱们两次去西域都是被迫的,哪有什么心情去看石窟?要不,咱们下次专门去看看?”

“有机会就去。”

“姐夫,燕大哥,为什么他们要在山上凿动造佛像呢?”

王小刀看看燕晓声道:“师弟你来说吧。”

燕晓声道:“这个就要从佛祖东渡说起了。”

佛祖东渡,将佛法传入中原,但中原儒家和道门各自占据半壁江山,没有佛家的立足之地。北魏拓跋氏立国,推崇佛法,意在建立一种区别于儒家文化和草原文化的新型文明,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消弭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之间的尖锐对立,调和汉与鲜卑之间的矛盾。所以才有了昙曜五窟的开凿。

昙曜五窟的佛像以北魏道武帝,文成帝等五位帝王为原型,造像栩栩如生。文成帝正是在以这样的形式希望用外来的佛学和皇权统一人们的思想,淡化儒家影响。

而平城作为当初北魏的国都,自然首当其冲,成了开凿洞窟造像的主力军。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