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1章:咋一直没来呢?(2/3)

作者:羽且
第四日傍晚,也就是九月二十五日的时候,年羹尧来了。当时苏樱正坐在河渠边的一块大石头上,愁眉不展的思考着田地的事。

蔚蓝的天空、潺潺的流水,还有芦苇在秋风里颤动着轻盈的腰肢,摇曳出万种风情。

苏樱统统视而不见。

坐这里,只不过是图个安静。

统计田地和流动人口由县衙来做,收地分地却是由户部直管,总负责人是今年的状元李蟠。

李蟠出身寒门,对小地主都是深恶痛绝,莫要说是大地主。按着他的想法,大地主吃穷人的肉,喝穷人的血,只顾赚自己的钱,不顾穷人的生死,其罪当诛满门。

朝廷出的新政,在他的执行之下,没有一点缓和余地。才正式接手十几日,已经有人因拒不执行,杖责二十板后,投入大牢。

按着给她发的通告书,不但沿河的地要收走,苏樱花钱买的地也要按平价收。当时大量购入田地时,可是出的高价。在手里倒腾了一个来回,净亏本。

建学堂、院子、铺子,加上买地,再加上去宁夏的花销,三十万两的银子,早已花得七七八八。

今年春天种的花生和蚕豆,收成勉强顾着种子。因为这个,马蓉再三道歉,说种花生是她的主意。指望大赚一笔呢,哪里想到花生刚开花就不断的有人偷。

只好白天黑夜的派人看着,可依旧是防不胜防。

原想着来年不种花生了,把收成的这几千斤高价进内务府。现在内务府总管由张廷璐的老爹张英换成了沙穆哈。

内务府也进不去了。

花生是比较稀少的食物,普通老百姓买不起。按当时收种子的价格,根本卖不掉。

照这样下去,三十万怎么还?欠一屁股的债,怎么逍遥自在的游历五湖四海?

“你种田是为了什么?”

年羹尧听了苏樱的诉说之后,问道。

苏樱毫不犹豫地回答:“赚钱啊。”

年羹尧咬着一枝芦苇,轻声道:“种田是最笨也是最有风险的赚钱法子,收成多少要看天。”

苏樱双手托着下巴,幽幽地接话:“单独做的第一件大事,就这么草草收场,不甘心啊。我为鱼肉,人为刀俎,任有权势之人宰杀的感觉,实在太差了。”

年羹尧望着远处说:“我要去宁夏了,明早便走。”

三日之前,在礼部尚书高士奇的主持下,举办了一次特别的考试。考生只有两名:年羹尧和张家二公子张廷玉。

经过笔试、答辩后,皇帝授予了他们进士的身份。张廷玉入翰林院;年羹尧出任宁夏巡府。

这个消息午后的时候,苏樱已经从张廷璐那里知晓。

她笑道:“恭喜你,祝你此行一路顺风。”

年羹尧犹豫了一下,又转回了方才的话题上:“田地的事,你让高士奇给你指个法子。”

“去了,他不见我。”

苏樱转话问:“你和我表妹的婚事准备什么时候办?”

年羹尧沉默了片刻道:“退了。”又说,“辅国公那边提出退的。“

苏樱很意外,又问:“出什么事了吗?”

年羹尧道:“对方没给理由。直到现在,我也没想通其中的原因。”

和年羹尧分别后,苏樱又去了“秋意微凉”,这次高士奇见了她。肯定地说:“田地一定会收。”

苏樱诚心求指路。

高士奇说:“废止贵族圈近京州县田地的特权,以及鼓励普通百姓开垦荒地,最初是由四皇子向太子提出来。”

苏樱听出了他话里的意思,是让她找胤禛问。

第五日,胤禛依旧没来。

关于田地的事,戴铎提出了一个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